序 1
绪论 1
第一章 从版本看《牡丹亭》之接受 9
第一节 《牡丹亭》白文本概况 9
第二节 《牡丹亭》评本、改本概况 21
第三节 《牡丹亭》刊本之差异 33
第四节 《牡丹亭》版本传递的接受信息 45
第二章 从选本看《牡丹亭》之接受 56
第一节 《牡丹亭》曲文选概况 56
第二节 《牡丹亭》曲谱选、剧选概况 61
第三节 《牡丹亭》选本之差异 73
第四节 《牡丹亭》选本传递的接受信息 78
第三章 从插图看《牡丹亭》之接受 92
第一节 《牡丹亭》插图本概况 92
第二节 各版本《牡丹亭》插图题词 99
第三节 《牡丹亭》插图传递的接受信息 105
第四章 男性视域中的《牡丹亭》之接受 127
第一节 对《牡丹亭》辞采之赏析 128
第二节 对《牡丹亭》音律之斟酌 139
第三节 聚焦汤沈之争 146
第四节 男性读者性别身份与《牡丹亭》之接受 152
第五章 女性视域中的《牡丹亭》之接受 163
第一节 《牡丹亭》激发青春生命的觉醒 164
第二节 《牡丹亭》引发对理想爱情的憧憬 175
第三节 《牡丹亭》促动情色自主的宣扬 186
第四节 女性读者性别身份与《牡丹亭》之接受 197
第六章 从明清、近现代的演出看《牡丹亭》之接受 208
第一节 明清宫廷演出《牡丹亭》概况 208
第二节 明清厅堂演出《牡丹亭》概况 215
第三节 公共剧场演出《牡丹亭》概况 224
第四节 《牡丹亭》之演出传递的接受信息 245
第七章 从明清、近现代的改编看《牡丹亭》之接受 259
第一节 明清文人对《牡丹亭》的改编 259
第二节 明清艺人对《牡丹亭》的改编 270
第三节 清末至近现代以来对《牡丹亭》的改编 279
第四节 《牡丹亭》改编传递的接受信息 287
第八章 各体文学创作对《牡丹亭》之接受 298
第一节 戏剧创作对《牡丹亭》之接受 299
第二节 小说创作对《牡丹亭》之接受 318
第三节 诗词文及游艺创作对《牡丹亭》之接受 329
附录一 秋实堂藏板会稽著坛订正《王季重先生批点牡丹亭还魂记》牡丹亭跋 343
附录二 清聚德堂藏本巾箱本《玉茗堂四种》“汤临川四梦传奇赋”及诗五首 345
主要参考文献 349
后记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