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作为一种生存境遇的交往 1
第一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理论渊源 15
第一节 康德批判哲学的交往观 17
一 对人类理性能力研究的重视 17
二 理性道德主体的自由观 20
三 对交往过程中道德规范的设定 21
第二节 费希特“自我”与“非我”同一的交往观 23
一 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重视 23
二 主体间性理论的建构 25
第三节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与主奴辩证法 28
一 关于实体即主体的思想 28
二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主奴辩证法 30
三 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中的交往关系 34
第四节 费尔巴哈“类哲学”中的“我—你”关系 38
一 作为类存在物的人 39
二 道德主体、利己主义与爱 41
三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 43
第二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逻辑进路 47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最初发展: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分道扬镳 48
一 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 49
二 赫斯的行动哲学与异化交往 50
三 施蒂纳的“唯一者”哲学 52
四 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分道扬镳 54
第二节 交往与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交往思想 59
一 从劳动到异化劳动的转换 60
二 从相互承认到交往异化 62
第三节 交往理论的创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理论 65
一 从自我意识到现实的人:理论基点的转换 65
二 交往与生产、生产力 66
三 对交往形式的区分 69
四 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实现 70
第四节 交往与资本:《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交往理论的全面展开 72
一 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交换 73
二 资本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75
三 资本与人的全面发展 77
四 资本的历史性与交往形态的转变 80
第三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84
第一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科学内涵 84
一 马克思对交往概念的界定 84
二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 88
三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旨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93
第二节 交往与唯物史观诸范畴的辨析 99
一 交往与实践 99
二 交往与生产力、生产关系 102
三 交往与分工 104
四 交往与社会形态更替 106
第三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特征 109
第四章 唯物史观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 116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形成与演变 117
一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交往意蕴 117
二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123
三 霍耐特的承认理论 131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基本维度 138
一 技术之维 139
二 道德之维 142
三 法律之维 145
第三节 反思与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之失 147
一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误解 147
二 社会实践论与个体生存论之别 152
第五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 156
第一节 全面交往与和谐理念 157
一 交往与和谐的关系探析 157
二 和谐社会是全面交往的社会 159
第二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61
一 经济交往与经济建设 162
二 政治交往与民主政治建设 165
三 文化交往与和谐文化建设 167
四 社会交往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169
第三节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和谐世界 174
一 全球化、世界历史与人类交往 174
二 普遍交往与和谐世界 177
结语 181
参考文献 184
后记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