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二 研究的视角与创新 2
三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9
四 研究的方法和预期目标 13
五 本章小结 14
第二章 文献综述: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演进 15
一 国外学者的观点 15
二 国际相关组织的研究 17
三 国内学者的见解 18
四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演进 21
(一)可持续发展观 22
(二)循环经济理论 23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24
(四)外部性理论 25
(五)C模式理论 28
五 文献述评 29
六 本章小结 30
第三章 系统特征:企业环境责任的要素、结构与功能 31
一 企业环境责任的要素 31
二 企业环境责任的结构与功能 32
三 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原则 38
(一)依赖性原则 38
(二)协调性原则 39
(三)共生性原则 40
(四)持续性原则 40
四 本章小结 41
第四章 国际视野:发达国家的企业环境责任 43
一 德国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43
(一)废弃物末端处置阶段 43
(二)废弃物减量化阶段 44
(三)废弃物无害化阶段 46
(四)废弃物资源化阶段 47
二 日本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 49
(一)本田宗一郎的企业家精神 50
(二)本田企业文化的发展 51
(三)广州本田的环境文化解析 53
三 美国施乐的环境先导 55
(一)资产管理 56
(二)环保设计 58
(三)公司的内部活动 60
(四)公司的外部关系 61
四 本章小结 62
第五章 中国典范:我国企业的环境责任 65
一 近期成绩 65
(一)水环境 66
(二)大气环境 66
(三)固体废物 67
(四)环境污染次数 68
(五)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69
二 中国企业环境责任的成功实践 70
(一)北京同仁堂 70
(二)济南钢铁公司 73
(三)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公司 78
三 天人协调的文化溯源 81
四 本章小结 82
第六章 问题探源:我国企业的环境污染及其责任分析 85
一 我国的资源状况 85
(一)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 85
(二)资源消费增长速度惊人 85
(三)资源利用效率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 86
(四)资源的对外依赖度较高 86
(五)资源的再生利用率较低 87
二 我国企业的环境污染 87
(一)水污染 87
(二)空气污染 88
(三)工业固体废物污染 89
(四)能源开发利用率低 90
(五)电子废弃物管理缺位 91
三 原因分析 93
(一)企业的责任 93
(二)政府的责任 98
(三)包括公众在内的混合责任 104
四 本章小结 107
第七章 实证研究:企业环境责任的系统科学分析 109
一 系统科学的思考 109
二 系统科学的方法 110
三 企业环境责任的实证分析 110
(一)聚类分析 113
(二)因子分析 116
(三)企业环境责任的关键指标 125
四 本章小结 128
第八章 对策思考:完善我国企业环境责任的建议 129
一 政府规制 129
(一)扩大生产者责任政策 129
(二)产业结构调整 135
(三)加强环境电子政务 141
二 企业自律 148
(一)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148
(二)ISO14001与企业环境文化 149
(三)环境企业的实施 151
三 公众参与 156
(一)适度消费 157
(二)社会服务 157
(三)合作互动 157
四 本章小结 174
第九章 观点凝练:本书的结论与展望 175
一 结论 175
二 展望 176
附录 177
参考文献 181
后记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