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胶凝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1
二、胶凝材料发展简史 1
三、水泥的定义和分类 2
四、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2
五、水泥工业发展概况 3
第二章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 6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标准 6
一、国家标准 6
二、世界各国标准概况 8
第二节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 10
一、生产方法 10
二、湿法窑的改造 12
第三节 硅酸盐水泥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 12
第三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 16
第一节 熟料的矿物组成 16
一、硅酸三钙 17
二、硅酸二钙 19
三、中间相 21
四、游离氧化钙和方镁石 23
第二节 熟料的率值 24
第三节 熟料矿物组成的计算 28
一、石灰饱和系数法 29
二、鲍格(R.H.Bogue)法 30
第四章 硅酸盐水泥的原料及配料计算 32
第一节 原料 32
一、石灰质原料 32
二、粘土质原料 34
三、校正原料 37
第二节 水泥生料的易烧性 38
第三节 熟料组成的选择 40
一、水泥品种 40
二、原料品质 40
三、燃料品质 41
四、生料成分的均匀性 41
五、窑型与规格 42
六、生料的易烧性 43
第四节 配料计算 43
一、尝试误差法 45
二、用微机计算 48
第五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 52
第一节 生料在煅烧过程中的物理与化学变化 54
一、干燥与脱水 54
二、碳酸盐分解 55
三、固相反应 59
四、液相和熟料的烧结 62
五、熟料的冷却 68
六、熟料形成的热化学 70
第二节 微量元素和矿化剂对熟料煅烧和质量的影响 72
一、氟化钙 72
二、硫化物 74
三、复合矿化剂 75
四、碱 77
五、氧化镁 78
六、氧化钛和氧化磷 78
七、其它微量元素 79
第三节 回转窑内的煅烧 79
一、回转窑内物料流速和窑的煅烧特点 79
二、影响回转窑产量、质量和消耗的主要因素 82
三、降低热耗、提高热效率的措施 85
第四节 立波尔窑、悬浮预热器窑和窑外分解窑内的煅烧 89
一、立波尔窑 89
二、悬浮预热器窑 90
三、窑外分解窑 96
四、低温发电 109
第五节 熟料冷却机 110
第六节 立窑内的煅烧 111
一、机械化立窑的结构 112
二、立窑煅烧过程及其特点 113
三、立窑规格——高径比(H/D及其发展) 114
四、立窑的煅烧速度和燃烧速度 115
五、立窑的送风方式 116
六、立窑的煅烧方法 116
七、生料成球和配煤 118
八、立窑的闭门操作与自动化 121
九、提高立窑产质量,降低消耗的途径 122
第七节 煅烧新技术的研究 123
一、旋风烧成法 124
二、沸腾烧成法 124
三、其它的物料加热方法 125
第八节 窑用耐火材料 125
第六章 粉磨工艺 132
第一节 粉磨物料的性质 132
第二节 粉磨细度和入磨物料粒度 135
一、入磨物料粒度 135
二、生料粉磨细度 135
三、水泥粉磨细度 136
四、水泥、生料的颗粒分布 137
第三节 粉磨系统和粉磨设备 138
一、粉磨系统 138
二、生料粉磨系统 139
三、水泥粉磨系统 142
第四节 提高粉磨系统产量、质量,降低消耗的主要途径 144
一、粉磨设备的大型化 144
二、喂料的均匀性、入磨物料的温度与水分 145
三、助磨剂 146
四、粉磨系统有关工艺技术参数的影响 147
五、粉磨系统的新技术 151
第七章 生产控制与均化 156
第一节 石灰石、粘土矿山的控制 156
第二节原、燃料的预均化和控制 156
第三节 生料的均化和控制 158
第四节 熟料和水泥的质量控制 159
第五节 生产控制的自动化 163
一、粉磨系统的自动控制 163
二、窑系统的控制 166
第八章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169
第一节 熟料矿物的水化 169
一、硅酸三钙 169
二、硅酸二钙 172
三、铝酸三钙 172
四、铁相固溶体 175
第二节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176
第三节 水化速率 179
一、熟料矿物的水化速率 179
二、细度和水灰比的影响 181
三、温度与水化速率的关系 181
第四节 硬化水泥浆体 182
一、浆体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182
二、C—S—H凝胶 185
三、氢氧化钙 188
四、钙矾石 189
五、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及其固溶体 190
六、孔及其结构特征 191
七、水及其存在形式 194
第九章 硅酸盐水泥的性能 197
第一节 凝结时间 197
一、凝结速度 197
二、石膏的作用及掺量的决定 199
三、假凝现象 200
四、调凝外加剂 201
第二节 强度 203
一、浆体组成和强度的关系 203
二、熟料矿物组成的作用 204
三、水灰比、水化程度对强度的影响 206
四、温度和压力的效应 208
第三节 体积变化 210
一、体积安定性 210
二、化学减缩 211
三、湿胀干缩 212
四、碳化收缩 214
第四节 水化热 215
第五节 粉磨细度 217
第十章 硅酸盐水泥的耐久性 220
第一节 抗渗性 220
第二节 抗冻性 222
第三节 环境介质的侵蚀 224
一、浆体组分的溶解和浸析 225
二、离子交换反应 226
三、形成膨胀性产物 227
四、侵蚀作用的复合及其判别 228
第四节 碱-集料反应 230
第五节 耐久性的改善途径 232
一、提高密实性、改善孔结构 232
二、改变熟料矿物组成 233
三、掺加混合材料 234
四、表层处理或涂覆 235
第十一章 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237
第一节 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237
一、天然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237
二、人工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237
第二节 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活性检定 239
第三节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40
一、火山灰水泥的配制 240
二、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硬化 240
三、火山灰水泥的性质和用途 241
四、石灰火山灰质水泥 242
第四节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43
一、粉煤灰 243
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44
第五节 沸腾炉渣水泥 246
第十二章 高炉矿渣和矿渣水泥 248
第一节 粒化高炉矿渣 248
一、高炉矿渣的形成和分类 248
二、高炉矿渣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248
三、矿渣质量的评定 252
四、矿渣的粒化 253
第二节 矿渣硅酸盐水泥 253
一、矿渣水泥的生产 254
二、矿渣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255
三、矿渣水泥的性质和用途 256
第三节 石膏矿渣水泥 257
一、石膏矿渣水泥的生产 257
二、石膏矿渣水泥的性质和应用 258
第四节 用钢铁工业渣配制的其他无熟料水泥 259
一、碱-矿渣水泥 259
二、钢渣水泥 260
三、化铁炉渣水泥 261
第十三章 高铝水泥 262
第一节 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 262
一、矿物组成 262
二、化学组成 263
第二节 高铝水泥的生产 264
一、原料 264
二、配料计算 265
三、高铝水泥的生产方法 267
第三节 高铝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268
第四节 高铝水泥的水化产物、孔隙率和强度间的关系 269
第五节 高铝水泥的性质 272
一、密度、容积密度 272
二、细度 272
三、凝结时间 272
四、强度 272
五、水化热 274
六、耐蚀性 274
七、耐热性 274
第六节 快硬高强铝酸盐水泥 275
第七节 低钙铝酸盐水泥与耐火混凝土 277
第十四章 特种水泥 279
第一节 快硬高强水泥 279
一、快硬水泥 279
二、高强水泥 286
第二节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289
第三节 油井水泥 291
第四节 白色和彩色水泥 297
一、白色水泥 297
二、其他品种的白水泥 300
三、彩色水泥 301
第五节 道路水泥 301
第六节 中热硅酸盐水泥和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303
第七节 低热微膨胀水泥 305
第八节 膨胀水泥 306
一、制造膨胀水泥的基本原理 307
二、膨胀水泥的种类、制造方法及性能 308
第九节 砌筑水泥 313
第十节 防辐射水泥 314
第十一节 耐酸水泥 315
一、粘结剂 315
二、填充料 316
三、凝固和硬化促进剂 316
第十二节 耐高温水泥 317
一、磷酸和磷酸盐耐火胶结料 318
二、水玻璃耐火混凝土 319
第十五章 混凝土和砂浆 321
第一节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321
一、水泥 321
二、集料 322
三、拌和用水 325
第二节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25
一、和易性的测定和选择 325
二、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326
第三节 混凝土的强度 329
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329
二、水泥标号、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的关系 330
三、水泥浆-集料界面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330
第四节 混凝土的耐久性 332
第五节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工艺控制 333
一、选择水泥品种,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R) 335
二、确定水灰比 335
三、选取用水量(W),并计算水泥用量(C) 335
四、选取砂率(Sp) 336
五、计算砂石用量(S、G) 336
第六节 混凝土外加剂 338
一、减水剂 338
二、引气剂 339
第七节 特种混凝土 340
一、轻集料混凝土 340
二、多孔混凝土 341
三、纤维混凝土 342
四、聚合物混凝土 343
第八节 砂浆 343
附录 345
参考文献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