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导论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前提 1
一、实践贯穿的历史内在论 1
二、作为一般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7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 12
上编 框架 21
第一章 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 21
一、存在:自在与人为 21
二、实践:实在与应在 27
三、政治:作为存在论范畴 32
第二章 政治哲学的形态变迁 38
一、经验到超验的升华 38
二、从超验到经验的解放 45
三、困窘在经验之中 52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政治 57
一、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出发点 58
二、冲破现代政治概念的封闭线 62
三、革命政治的思想史位置 66
四、中国建设实践与革命政治的转换 70
中编 阐释 77
第四章 后现代政治哲学语境 77
一、理性和主体性批判主题 77
二、审美现代性的哲学转化 83
三、后现代主义与政治哲学 88
第五章 福柯的理性权力批判 92
一、权力概念的重构 93
二、话语权力和身体政治 98
三、福柯与马克思主义 104
第六章 德里达的幽灵政治学 108
一、解构及其政治后果 108
二、没有解构就没有民主 114
三、没有弥撒亚主义的弥撒亚性 119
第七章 利奥塔的异教主义 123
一、后现代状况 124
二、质疑解放政治 128
三、公正游戏 133
第八章 罗蒂反讽的政治哲学 139
一、作为意见的真理 139
二、无需绝对基础的政治 142
三、政治取代哲学 145
四、民主的左派 149
第九章 詹姆逊的文化政治批判 153
一、乌托邦的政治性 153
二、总体性的认知图绘 158
三、文化抵抗的政治 162
第十章 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政治 167
一、无根的政治哲学 167
二、回到领导权斗争中去 172
三、新左派的抉择 176
第十一章 后现代政治的特征 181
一、普遍的政治 181
二、差异的政治 184
三、后理性政治 187
四、微观的政治 191
五、话语的政治 193
六、改良的政治 197
下编 建构 203
第十二章 革命政治的当代转化 203
一、继承革命政治的主体性精神 203
二、培育历史理性与过程意识 207
三、解放与救亡作为当代政治的使命 212
四、叙事主体的多样化和主体性的自觉 216
五、中国建设实践与建构性政治 220
第十三章 建构性政治的兴起及其内涵 223
一、建构性政治概念的提出 223
二、建构性政治的三重思想语境 228
三、作为存在论概念的建构性政治 233
四、当代政治的建构性特征 236
结束语 建构性政治的开端 241
参考文献 244
后记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