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篇 越窑的形成 3
第一章 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 3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3
第二节 水网运输条件 8
第三节 植物燃料分布 18
第二章 丰富的社会文化底蕴 22
第一节 茶文化对越窑形成发展的影响 22
第二节 蛇图腾鸟崇拜对龙窑产生和青瓷装饰的启发 25
第三节 重祭尚青对越窑发展和越瓷产品开发的影响 27
第四节 人口变迁对越窑形成的促进作用 30
第三章 深厚的陶器制作技术 33
第一节 陶和瓷的区别和联系 33
第二节 新石器时期越陶生产朔源 35
第三节 夏商印纹硬陶 43
第四节 釉陶和原始瓷的发展 49
第五节 原始聚落和早期越陶 57
第六节 越陶技术的传承和龙窑 66
第二篇 越窑的发展 75
第一章 越窑区位及演化特点 75
第一节 越窑名字的界定 75
第二节 越窑的区位特点 80
第三节 越窑区位的演化 87
第四节 越窑区位演化的原因探究 90
第二章 越窑结构及装烧技术发展 94
第一节 越地龙窑的结构及变化 94
第二节 越窑装烧技术的发展 109
第三节 历代越瓷胎、釉化学成分比较 123
第三章 越瓷的装饰艺术及演化 129
第一节 东汉越瓷的装饰特点 129
第二节 六朝越瓷装饰的演变 134
第三节 唐宋越瓷装饰的发展 152
第四章 越瓷精品秘色瓷和“贡窑” 167
第一节 秘色瓷考辩 167
第二节 秘色瓷的创新和发展 174
第三节 “贡窑”及性质 182
第五章 越瓷国内外贸易对越窑形成发展的促进作用 191
第一节 越瓷贸易的地理分布 191
第二节 海上“越瓷之路”的开辟 200
第三节 越瓷贸易对越窑区位演化的影响 209
第四节 越瓷贸易的文化价值 213
第六章 三大窑场 218
第一节 曹娥江中游地区越窑及制瓷环境 218
第二节 上林湖越窑集群发展的区域背景和生产组织形式 230
第三节 东钱湖地区越窑兴起的原因及生产特点 253
第三篇 越窑的衰落 265
第一章 越窑衰落的原因 265
第一节 越窑衰落的特征 265
第二节 越窑衰落的原因 270
第三节 南宋“官窑型”越窑 278
第二章 越窑制瓷技术的传播 284
第一节 龙泉窑对越窑制瓷技术的传承 284
第二节 越窑制瓷技术在朝鲜岛的发展 293
后记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