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 选题背景、意义与本书研究方法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选题意义 3
1.1.3 研究方法 4
1.2 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5
1.2.1 群体城市空间演化形态 5
1.2.2 群体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 7
1.2.3 群体城市空间组织模式 9
1.2.4 群体城市经济整合的研究 10
1.2.5 群体城市相关研究评述 11
1.3 本书研究目的、思路、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13
1.3.1 研究目的 13
1.3.2 研究思路 14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1.3.4 研究的主要创新 18
第2章 相关概念的辨析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0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 20
2.1.1 群体城市相关概念 20
2.1.2 空间经济整合相关概念 26
2.1.3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经济整合的界定 30
2.2 空间经济整合的理论基础 32
2.2.1 古典区位理论 33
2.2.2 城市体系空间演化理论 38
2.2.3 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41
2.2.4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集聚与城市集中理论 47
第3章 江浙沪地区城镇化及城市连绵区空间经济整合现状 52
3.1 江浙沪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53
3.1.1 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53
3.1.2 浙江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54
3.1.3 上海城镇化发展现状 54
3.2 开放经济对群体城市经济整合的影响 55
3.2.1 开放经济与城市发展空间的扩展 55
3.2.2 国际贸易与群体城市的经济整合 56
3.2.3 跨国直接投资与群体城市经济整合 57
3.2.4 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与群体城市的经济整合 58
3.3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整合存在的问题 59
3.3.1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空间经济发展现状 59
3.3.2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经济整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5
3.3.3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经济深入整合的必要性 73
3.4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与国外其他群体城市空间经济整合比较 75
3.4.1 国外其他群体城市基本情况 75
3.4.2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与国外群体城市经济整合比较 79
3.5 开放经济条件下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空间经济结构特征 84
3.5.1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空间经济结构特征研究述评 84
3.5.2 城市流强度的测度与连绵区中心城市的确定 88
3.5.3 城市联系度与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空间经济结构特征 94
3.6 本章小结 98
第4章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空间经济整合基础——基于SWOT方法的分析 99
4.1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空间经济整合的优势 100
4.1.1 地区整合经济环境优势 100
4.1.2 地理区位优势 102
4.1.3 资源优势 102
4.1.4 产业结构优势 103
4.2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空间经济整合的劣势 110
4.2.1 行政分割、各自为政 111
4.2.2 未形成网络化的交通基础设施 111
4.2.3 主导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111
4.3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空间经济整合面临的机遇 112
4.3.1 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与国家政策的支持 112
4.3.2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与新经济的影响 113
4.4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空间经济整合面临的挑战 114
4.4.1 国内其他地区经济的崛起带来的挑战 115
4.4.2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的挑战 115
4.5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空间经济整合的SWOT矩阵及组合战略分析 116
第5章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经济整合机制与城镇化发展 120
5.1 市场机制 120
5.1.1 跨地区经济整合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过程及特点 121
5.1.2 开放经济条件下跨地区经济整合市场机制的表现形式 121
5.1.3 跨地区经济整合市场机制的失灵 123
5.2 政府调控机制 124
5.2.1 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对经济整合的作用机制 124
5.2.2 政府协调政策的设计 129
5.2.3 政府调控机制的失灵情况 132
5.3 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有效协调机制 133
5.3.1 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作用程度的量化分析 134
5.3.2 市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调机制 138
5.4 本章小结 140
第6章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经济整合模式与城镇化发展 141
6.1 决定经济整合模式的基本形式 141
6.1.1 产业转移、集聚与扩散 141
6.1.2 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与产业扩散的联系 146
6.2 城市职能分工模式——基于因子模型的分析 147
6.2.1 开放经济条件下城市职能的变化 148
6.2.2 城市职能分工因子模型的构建 149
6.2.3 因子模型的主成分分析及各城市的职能现状 152
6.3 梯度推移模式 158
6.3.1 梯度推移模式的原理及梯度系数的衡量 158
6.3.2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经济梯度分布的实证分析 159
6.3.3 开放经济条件下江浙沪城市连绵区梯度转移模式的缺陷 164
6.4 点轴开发模式 165
6.4.1 点轴开发模式的基本原理 165
6.4.2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点轴开发模式的实践 166
6.4.3 开放经济条件下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点轴开发模式的适应性 168
6.5 多核心网络化模式 169
6.5.1 多核心网络化模式的运行机理、适用条件 169
6.5.2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构建多核心网络化模式的原因 170
6.5.3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多核心网络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城镇化发展 173
6.6 本章小结 174
第7章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经济整合的持续性分析——长期增长及利益分配效应的检验 176
7.1 经济整合的长期增长及利益分配效应的理论分析 176
7.1.1 相同类型地区间经济整合的长期增长效应 176
7.1.2 不同类型地区间经济整合的长期增长效应 181
7.1.3 地区经济整合的利益分配效应 185
7.2 经济整合对江浙沪城市连绵区各城市长期增长效应 187
7.2.1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各成员城市经济增长变化趋势 187
7.2.2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的处理 189
7.2.3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经济整合对各成员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192
7.3 连绵区经济整合的利益分配效应 197
7.3.1 连绵区各成员城市收入差距状况分析 197
7.3.2 检验方法与步骤 198
7.3.3 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经济整合对各城市利益分配效应的实证检验 199
7.4 本章小结 201
第8章 城镇化背景下江浙沪城市连绵区经济整合路径选择 202
8.1 基础设施网络化整合 202
8.1.1 高速公路网络建设 203
8.1.2 水运网络建设 204
8.1.3 铁路建设 205
8.1.4 信息通道整合 205
8.2 各种制度与社会组织整合 206
8.2.1 建立政策制度协调机制 207
8.2.2 建立区域统一创新体系 208
8.2.3 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 209
8.3 生产要素市场整合 210
8.3.1 资本市场整合 211
8.3.2 技术市场整合 211
8.3.3 人才和劳动力市场整合 212
8.4 产业结构与布局整合 213
8.4.1 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整合的态势 213
8.4.2 产业结构整合与主导产业的选择 215
8.4.3 产业布局整合 218
8.4.4 产业组织结构的整合 220
8.5 产品市场整合 223
8.5.1 产品市场整合影响因素 223
8.5.2 产品市场整合的具体措施 224
8.6 各整合路径间的有机联系 225
8.6.1 各整合路径与区域经济生态系统的构成 225
8.6.2 各整合路径间的联系 226
第9章 结论 229
9.1 本书主要的研究工作 229
9.2 研究的主要结论 230
9.3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方向 231
参考文献 233
附录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