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千秋船山 3
《船山全书》序例 3
《周易内传》附发例编校后记 10
《周易大象解》编校后记 17
《周易稗疏》附考异编校后记 20
《周易外传》编校后记 24
《尚书稗疏》编校后记 28
《尚书引义》编校后记 34
《礼记章句》编校后记 40
《春秋稗疏》编校后记 50
《春秋家说》编校后记 54
《春秋世论》编校后记 58
《续春秋左氏传博议》编校后记 63
《四书稗疏》《考异》编校后记 65
《四书笺解》编校后记 68
《读四书大全说》编校后记 72
《四书训义》编校后记 74
《说文广义》编校后记 82
《读通鉴论》编校后记 86
《宋论》编校后记 94
《永历实录》编校后记 101
《箨史》编校后记 104
《莲峰志》编校后记 106
《老子衍》编校后记 108
《庄子解》编校后记 115
《庄子通》编校后记 122
《相宗络索》编校后记 125
《愚鼓词》编校后记 135
《船山经义》编校后记 139
《楚辞通释》编校后记 143
《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编校后记 157
文集、诗集、词集、诗话、杂剧及诗文拾遗编校后记 162
传记之部编校后记 179
年谱之部编校后记 185
杂录之部编校后记 192
船山全书编辑纪事 199
卷二 札记船山 229
《船山全书》编校札记 229
序 229
《周易内传》之抄本印本及补校记略 229
《周易内传》之卷次与目录 232
王孝鱼对《周易内传》之校误 233
刘毓崧之一条校勘记 234
“阳长消阴”乎?“阳长阴消”乎? 236
“利建”之辞非出《遯》卦 236
“九五一六十二” 237
《尚书稗疏》诸本流别及补校记略 238
《尚书稗疏》之卷次与目录 240
辽东之“金”与陕南之“金” 241
商雒殽函应为四地而非二地 242
太康与少康 242
“蔡人以吴子伐楚”非准确引文,然亦须加引号 243
“韶之为韶”云云,宜作一句读 243
“亦误”误,“无误”亦误 244
《周易稗疏附考异》之版本情况及补校记略 245
“譆譆出出”乎?“赫赫譆譆”乎? 246
记四库本《周易稗疏》之一处异文 247
《周易大象解》之版本情况及补校记略 248
“八宫世应飞神伏神六神……”句之点误与字误 249
《说文广义》之版本情况及补校记略 250
童第德、周大璞对《说文广义》之贡献 251
《读通鉴论》之版本情况及补校记略 252
《读四书大全说》版本情况及补校记略 259
捏怪義?捏怪义?捏怪叉? 261
太平洋本《读四书大全说》之谬误 262
记或人对《读四书大全说》之三处校改 263
《尚书引义》之版本情况及补校记略 264
《尚书引义》金陵本之窜改多于守遗经书屋本 265
中华本《尚书引义》标点之误 267
王孝鱼校勘《尚书引义》之功绩 268
《周易外传》之版本情况及补校记略 269
关于《周易外传》之三种旧抄本 270
关于《周易外传》之三种校勘记 272
前后两中华本《周易外传》在校勘上之贡献 273
金陵本之误与周《校》之疏引起混乱 274
嘉恺抄本《周易外传》句读错误一例 275
《四书训义》之版本概况及编校底本之择定 276
《四书训义》衡阳残抄本之校勘价值 278
错误百出之太平洋本《四书训义》 280
啖柘山房本《四书训义》之精校工夫 281
关于三个“乃”字之校改 283
对二王点校稿中几处断句之商榷 284
张舜徽教授论处理船山著作校点疑难之态度 285
不易发现的一字之误 287
《四书训义》讹误首次改正示例 288
《张子正蒙注》及《噩梦》底本均船山手书 290
《噩梦》点校本之一处空格及数处标点 292
《思问录》之版本及此次校勘工作之完成 294
《黄书》之标点与欧阳祖经之注解 295
《搔首问》中所举唐太宗史事之误 297
《龙源夜话》之版本及其书之史料价值 299
《诗经稗疏》底本之择定及编校情况 301
“旗”乎?“旂”乎? 303
“芑”乎?“杞”乎? 304
不可据他书遽改本文之例 306
异文情况复杂查证处理之例 307
《诗广传》各本情况及底本之择定 309
对金陵本经部著作采用底本之考察 311
《春秋稗疏》之版本情况及底本之择定 314
关于邹汉勋点窜《春秋稗疏》之具体情况 315
关于顾千里对拜经楼抄本之校订 316
论不可盲信盲从前人之校勘结论 318
校勘不以理解文义为基础即难正确之例 319
关于《春秋稗疏》中数处句读之商榷 321
论校勘必须实事求是,不可强不知以为知 323
湘西草堂本《老子衍》之年代、版式、文字及镌刻 324
《老子衍·自序》后跋语是船山作非王敔作 325
《庄子解》之注主要出于船山非出于王敔 328
校书应忠实于底本及所引用之本 330
《相宗络索》之版本及校勘记略 332
《愚鼓词》草堂本、金陵本之异文比较 333
关于《船山经义》及《船山制义》 335
《经义》八股文点误举例 337
《经义》八股文分段举例 338
记参加船山逝世三百周年纪念会之收获 340
记王敔之《怀音草》及船山对其诗之评示 342
记王敔之《笈云草·诗集》及其价值 344
记船山《余春歌》手迹钩刻本 346
记衡阳莫氏藏《读通鉴论》《宋论》抄本 348
卷三 重读船山 359
船山全书重读记 359
第一册重读结果 360
第一册再版注意 366
第二册(《尚书》)重读记 367
第三册(《诗》)重读记 372
第四册改正记 374
胡书勘第四册小计 375
《船山全书》第五册重读记 376
第六册(《四书》四种)重读记 394
第七、八册(《四书训义》上、下)重读记 397
附录《船山全书》第九册《说文广义》读后记&夏剑钦 400
原第九册重读笔录 403
二遍翻毕,记 405
附录《读通鉴论》校读略记&夏剑钦 408
《鉴论》重读记 410
附录《船山全书》第十一册校读略记&夏剑钦 414
第十一册(《宋论》等四种)重读记 416
《船山全书》第十二册重读记 422
《船山全书》第十三册重读记 436
《船山全书》第十四册重读记 447
《船山全书》第十五册重读记 467
《船山全书》第十六册重读记 480
卷四 书前书后 499
《船山全书》从事纪略 499
关于郭嵩焘日记 508
《郭嵩焘诗文集》点校后记 532
《郭嵩焘奏稿》辑补后记 539
《刘蓉集》点校后记 543
《瞑庵杂识 瞑庵二识》合刊本前言 554
《儒林琐记 雨窗消意录》合刊本前言 556
《吕氏春秋 淮南子》合刊本前言 560
《二十五史精华》编校后记 564
《希腊罗马神话》译者后记 567
卷五 编辑修养 575
关于标点王船山的一个文句的讨论——对胡渐逵《十年方悟一读讹》一文的质疑 575
关于“?”和“杞”的是非的误勘 587
关于诸多“避讳”字样的误勘 591
今古三人名考——驳胡渐逵《船山全书点校勘误》中的有关论说 600
编辑工作与知识积累 612
话说引文 627
别字、破句的辨认和文史常识 630
“齐、清、定”体会点滴 633
丰碑的竣工——学习恩格斯整理出版《资本论》札记 638
卷六 书信辑存 651
致黎维新(一通) 651
致朱正(三通) 652
致任继愈(十通) 658
附任继愈先生来信(一通) 661
致顾明训(一通) 673
致谢铁臣(一)通 675
致林兟(一通) 677
致顾玮琳(一通) 679
致翁心钧(一通) 681
致汪澍白张慎恒(一通) 683
致杨德豫(二通) 684
致李冰封廖世英(二通) 688
致钟叔河(二通) 692
附钟叔河先生复信(一通) 694
致孙铭(一通) 696
致邹国珍(一通) 698
编辑后记 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