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增诉讼权利的保障 1
第一节 对违法诉讼行为控告申诉权的保障 1
一、诉讼参与人控告申诉权的变化及加强保障的基本思路 1
二、对涉公安、法院控告申诉权的保障 6
三、对涉检控告申诉权的保障 15
第二节 对辩护权的保障 23
一、辩护权概述 23
二、国外辩护权保障制度借鉴 25
三、《刑事诉讼法》修改前辩护权保障存在的问题 34
四、《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辩护权保障的变化 37
五、保障和应对辩护权的基本思路 38
第二章 新型证据的应用 53
第一节 证据种类的变化 53
一、证据定义的修正 53
二、证据种类立法特点 54
三、证据种类变化之分析 55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运用 65
一、电子证据的性质和特点 65
二、提取电子证据应当注意的问题 69
三、电子证据的审查 71
第三节 行政执法证据的运用 74
一、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的理论分析 75
二、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78
三、行政执法证据的审查 80
第四节 鉴定意见的审查 83
一、鉴定意见的性质和特点 83
二、鉴定意见审查的基本机制 87
三、常见鉴定意见的审查 92
第三章 非法证据的调查和认定 97
第一节 非法证据的调查 97
一、非法证据调查的含义 97
二、非法证据调查与职务犯罪初查的关系 98
三、非法证据调查机制 98
四、非法证据调查工作的强化 104
第二节 “非法方法”的鉴别 106
一、鉴别“非法方法”的意义 106
二、“非法方法”的内涵和外延 109
三、鉴别“非法方法”的基本规则 113
第三节 非法实物证据的裁量 114
一、非法实物证据的分类 114
二、非法实物证据的认定 116
三、非法实物证据的裁量规制 117
第四节 法庭调查证据的监督 121
一、对法庭调查证据实施监督的基本特点 121
二、监督法庭调查证据的基本程序 122
三、监督法庭调查证据应当注意的界限 125
第四章 主要强制措施的监督 127
第一节 取保候审的法律监督 127
一、取保候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27
二、强化取保候审监督的对策 132
第二节 监视居住的法律监督 134
一、监视居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34
二、强化监视居住监督的对策 135
第三节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 139
一、实行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积极意义 139
二、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机制 140
三、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与其他工作的衔接 149
第四节 强制措施变更的监督 150
一、强制措施变更的种类和意义 150
二、强制措施变更的具体情形 153
三、实践中强制措施变更存在的主要问题 158
四、强制措施变更的监督机制 160
第五章 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完善 163
第一节 基本应对策略 163
一、侦查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163
二、侦查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64
三、完善侦查工作的基本策略 165
第二节 取证合法性的保障 167
一、取证瑕疵的主要形式 168
二、取证瑕疵的主要原因 169
三、取证合法性的保障机制 172
第三节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 175
一、取保候审的适用 175
二、监视居住的适用 180
三、完善适用监视居住的对策 184
第四节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和监督 186
一、基本含义和立法规定 187
二、功能和原则 193
三、当前基层检察机关运用技术侦查面临的困境 196
四、技术侦查适用及监督机制 197
第五节 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完善 201
一、基本含义和立法规定 201
二、当前同步录音录像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
三、完善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对策 205
第六章 审查起诉工作的强化 208
第一节 基本策略 208
一、公诉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208
二、加强公诉工作的基本思路 213
第二节 不起诉制度的适用 218
一、不起诉制度的变化 218
二、适用原则 223
三、面临的实际问题及对策 227
第三节 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程序 230
一、概述 230
二、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的一般机制 235
三、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的特殊机制 240
四、适用轻刑快审机制的基本路径 241
第四节 庭前准备程序的完善 245
一、庭前准备程序的功能和价值 245
二、庭前准备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55
三、庭前准备程序的完善 257
第五节 量刑建议的行使 259
一、概念及法律属性 259
二、新《刑事诉讼法》对量刑建议提出的新要求 261
三、量刑建议在行使中遇到的问题 262
四、加强量刑建议工作的基本对策 264
第六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 267
一、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268
二、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简化审的关系 270
三、简易程序的审判方式 271
四、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工作机制的完善 272
五、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的保护 274
第七章 执行监督的重点问题 276
第一节 交付执行监督的强化 276
一、1996年《刑事诉讼法》对交付执行的规定 277
二、旧《刑事诉讼法》下交付执行存在的问题 277
三、新《刑事诉讼法》对交付执行的规定 280
四、新《刑事诉讼法》下检察监督职能的发挥 282
第二节 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的强化 283
一、暂予监外执行及检察监督的法律规定 284
二、暂予监外执行的现状 285
三、暂予监外执行存在的问题 286
四、对暂予监外执行强化监督的基本思路 288
第三节 非监禁刑监督的强化 290
一、非监禁刑的主要特点 290
二、强化非监禁刑监督的必要性及方式 291
三、非监禁刑监督面临的困境 294
四、强化非监禁刑监督的对策 295
第八章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重点问题 297
第一节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落实 297
一、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起源及意义 297
二、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298
三、当前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301
四、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前景展望 302
第二节 附条件不起诉工作的细化 308
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概述 308
二、相对不起诉与附条件不起诉的界限区分 313
三、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考察 318
第三节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惩防教一体化工作机制 325
一、惩防教一体化工作的基本模式 326
二、惩防教一体化工作的基本思路 329
第九章 刑事和解的重点问题 336
第一节 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 336
一、刑事和解的概念 336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历史沿革 337
三、现行刑事和解制度的规定 339
四、刑事和解中检察机关的定位 343
第二节 刑事和解条件的细化 345
一、刑事和解条件的法律规定 345
二、刑事和解应当坚持的原则 349
三、检察实务中对刑事和解条件的把握 352
第三节 刑事和解工作的具体展开 354
一、检察环节刑事和解工作现状 354
二、刑事和解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358
第十章 其他特殊程序和问题 362
第一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适用和监督 362
一、立法背景及条文变化 362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365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理和审判 370
四、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 372
第二节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和监督 375
一、强制医疗程序概述 376
二、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和条件 378
三、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 382
四、对强制医疗程序的监督 391
第三节 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模式研究 394
一、刑民交叉案件的概念与分类 394
二、刑民交叉案件的冲突 395
三、刑民交叉案件处理面临的困境 397
四、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模式探析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