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陈子善 1
弥斋散文 3
(一)灯颂——生命的冥想 3
夏夜的笛韵 3
木偶的人生 4
浪子 5
一场小喜剧 6
苦雨斋中 8
一篇跋语 11
模糊(冬月的琥珀) 13
记青榆 14
记青榆补 16
灯颂(代序) 18
还有另一种水 19
支园小记 20
驼铃在风中摇曳 21
写于和平的春天 23
捡蝉蜕的日子 26
北京鳞爪 27
明月的造访 29
(二)谈读书——人生感悟 31
茶的杞忧 31
谈爱菊 35
春雨斋集 38
读《灾难的岁月》 39
吴宓小识 42
谈读书 44
模糊辩 46
我写第一首诗的缘起 48
美人之迟暮 49
从杨诚斋说到战后 51
冬叶集后序 53
冬曦 55
纪念冯文炳先生 56
怀废名先生 58
海淀 62
灯 64
从《枫桥夜泊》说起 66
《演连珠》今译序 68
(三)诗的珠玉——新诗座谈 70
诗之有用论 70
诗与欣赏及其他 73
谈韵律诗 76
谈象征诗 79
冶游郎 81
捉空 83
孤立主义 86
什么是诗 87
略记几项微末的事 88
我所理解的“自由” 91
我赞成日常生活的诗 92
我是怎样写诗的 93
病中答客问 94
T.S.Eliot诗论拾零 96
我对现代诗的感受 98
突破六艺的规律 99
诗的珠玉(代序) 101
漫谈香山诗 102
端午节所想到的 103
由黄叶引起的一次斟酌 104
风 106
客树 107
(四)现实到理想——艺海遨游 108
四见斋逸笔 108
室名小记 110
诗梦庵记 112
书名艺术 114
从现实到理想 115
多默斋说 117
《四味果》前记与校后 118
自然与诗 122
关于风 124
知春亭谈艺 126
从W.B叶芝说起 129
唐伯虎及其山水画手卷 131
碑·桥·水 139
“人与地” 141
漫谈“十八张半” 144
(五)晚间看霞烧——余波诗话 150
《花下集》题记 150
金盏草序 152
“五四”·北京·春天 155
《桐乳集》序 158
《新绿集》与《白小录》合跋 160
余波 162
石榴树 164
《花下集》序 166
晚间看霞烧 168
“五四”的春天(“五四”纪念) 170
枯淡小识 172
我何以将沉默到底 174
?差集后序(初稿) 175
《伐木集》序 177
无春斋诗 181
第一辑(1928—1948) 181
街灯(一名:《雪中跋涉》) 181
印象 182
红日 183
画 184
灯 185
沉思 186
自由的风 187
望海楼 188
宿北大东斋 189
清华园晚 190
夜之宝藏 191
追念早逝的母亲 192
睡眠是最精美的屋宇 193
窗 194
小黄河摆渡 195
赋得荷 196
黄昏 197
李长吉 198
池鱼 199
城中谣 200
杨柳春风 201
屈原的小舟(诗人画像之一) 204
窗(诗人画像之四) 205
蒙娜丽莎(译诗) 206
岁月之三十 207
声音与沉默 208
秉烛之游 209
母亲的肖像 210
春雨 211
第二辑(1949—1965) 212
古城的风(有序)二首 212
麦秋丰足 歌颂欢乐 215
大地的独白 217
赛马场之歌 218
白鸠行 219
摇篮曲辞 220
眼睛 221
颂歌习作二首 223
水边梅 225
小巷的秋深 226
酒旗 227
黄昏 228
燃灯驱梦 229
夏日颂 230
民族感情 231
无邪的歌 232
和平 233
波斯船上的鸽子 234
对影 235
落叶的城 236
山月 237
韦应物赞 238
金环 239
模糊 240
和缘女太白星诗 五首 242
第三辑(1966—1983) 244
秋夜 244
汗马吟 246
琴趣 247
残果 248
楼阁 249
伐桂者之歌(神话诗) 251
燕南园会谈 253
声画 254
石竹花盛开 255
晴望西山作 257
晴望鹫峰作 258
绿蓑 259
冰茧 260
大风 262
清明时节的新绿 263
星空 265
五十弦 267
白孔雀 268
天边外 270
夜风 有序 271
石竹花 272
“在寻觅真诗的路上” 274
明镜 有序(一名:摩擦) 275
银杏 并序 277
老屋 278
狗沙(一名:美丽岛)断片 279
老人与诗 281
扫雪 282
飞花 283
附录 287
《无题之秋》序&林庚 287
《小园集》序&废名 289
别有一青榆,身藏人海间&王森然 291
《冬叶冬花集》题词&牛汉 293
少年时代的朱英诞&何炳棣 294
重见淹没的辉煌&向明 298
深恩厚爱 刻骨铭心&陈启智 303
发掘诗人朱英诞&眉睫 308
废名圈、晚唐诗及另类现代性?&陈均 314
独木成林&武冀平 327
诗人朱英诞&朱纹 335
朱英诞笔名斋名一览 346
编后赘语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