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新世纪「民国文学」研究述评(杨丹丹) 1
1、「民国文学史」的时间和事件 2
2、「民国文学机制」的情境和叙事 7
3、「民国文学研究」的论争与路径 13
一、「民国文学」:从意义概念返回到时间概念 19
1、意义概念的含义:「现代」的文学 19
2、时间概念本质:「民国时期」的文学 21
二、文化转型与政治分野:从「民国文学」到「共和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25
1、文化整体批判时期的文学(1911~1927) 26
2、文学的政治分野与文化批判(1927~1937) 29
3、政治的分合与文化的复兴(1937~1949) 32
4、政治与文学的一体化时期(1949~1978) 38
5、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期的文学(1978~2000) 40
三、「民国文学」与「共和国文学」:两种「文学时代」的差异 47
1、文学史分期的逻辑与事实 47
2、两种文学时代的本质差异 48
四、革命史体系与现代文学史写作中的逻辑缺失 61
1、革命史体系文学史观:单一的阶级性与党派性 62
2、文学史观的扩大与超越:人类观与人性论的建立 64
3、「战争文学」的书写:「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辨析 66
五、学术前提的反思与「现当代文学」学科性的确认 69
1、走向深刻的捷径:对于学术前提的反思 69
2、「教科书时代」与教科书思想体系 70
3、教科书思想体系的一致性与「现代文学史」写作的模式化 72
4、思想困境与学术难题:走不出的「教科书时代」 74
5、学科性的理解与学术常识的确认 75
六、学术的边界与学科的边界:经典文学史书写与文学史观的反思 85
1、「三大发现」与文学史的边界 86
2、「现代性」的起点与历史贯穿 91
七、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两种反现代意识 95
1、自我意识的弱化与人类意识的匮乏 96
2、乡村文化尺度的确立与农民意识的强化 100
八、文学史研究的范式与历史心态 107
1、文学史文本的真实性问题 107
2、文学史观的个性化与连续性问题 109
3、研究者的历史心理学问题 111
九、「灰色化」的过程:百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向民众的三种认同 113
1、道德人格的认同:由自崇走向自卑 113
2、阶级意识的认同:由自我走向群体 116
3、情感方式的认同:由浪漫走向实在 120
十、文学史与思想史:三十年代中日「无产阶级小说」思想形态比较 123
1、「红色的三十年代」的思想源流 123
2、「去个人化」:无产阶级文学的主题模式 125
3、人性与「党性」的纠结 127
十一、《讲话》的重新理解与当代批评品格的确立 135
1、批评逻辑的理解:历史性与现代化 135
2、批评对象的理解:政治性与学术化 138
3、批评主体的理解:同一性与个性化 140
十二、缺少同情与关怀的冷漠之作:《潘先生在难中》的错位批判 143
1、卑微的生存状态与「卑谦的利己主义」 143
2、职业道德的底线与「没有社会意识」之说 145
3、「永远高尚」或「不许平庸」的社会评价问题 146
十三、再论《潘先生在难中》:宽容的道德哲学与知识分子的职业化 149
1、道德的多层次性:无私的崇高和无害的平庸 150
2、社会责任与知识分子的职业化 151
十四、人性弱点与文化罪恶的范本:《原野》中仇虎形象批判 157
1、私仇的残酷:「暴民」的传统与人性的弱点 157
2、惯性的观念:「顺民」的传统与文化的罪恶 161
十五、灵与肉的纠葛:张资平小说性爱主题论 167
1、性爱悲剧:以思想的名义进行的生命反叛 167
2、被本质化而又被局限化的女性意识:与男性平等的性爱权利要求 171
3、「三角恋爱」:人性多重需要与两性关系的变异形态 175
4、道德感与名利欲:亲缘社会对性爱的压抑与刺激 179
结语 新世纪文学的哀叹:回不去的「八十年代」 187
后记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