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学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祯著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7743081
  • 页数:39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约36万字,是作者近年来对于中国戏曲研究的总结、探索和思考,内容包括“理论现状”、“本体批评”、“文化民俗”、“戏曲学术史”、“民间与祭祀戏剧”、“地方戏与少数民族戏剧”、“京剧昆曲”等7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戏曲学本体研究的进展,并对近年来的学术研究热点(包括对傩戏、地方戏与少数民族戏曲的研究的重视,以及对民间小戏价值的重新发现等)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前言 1

一、戏曲、戏曲史与戏曲美学特征 1

二、关于戏曲学 7

三、张庚与戏曲表演理论研究 11

四、“前海学派”与戏曲理论体系 18

第一编 理论现状 23

消长与共:戏曲理论学术与戏曲发展关系论纲 25

一 古代戏曲理论与戏曲发展 25

二20世纪前期:现代戏曲理论与戏曲(京剧)表演艺术 27

三 五六十年代:戏改与“现代人的艺术经验” 30

四 新时期以来的戏曲理论与戏曲发展 37

20世纪中国戏剧学批判 42

一 戏剧——戏曲:特征强化与视界萎化 42

二 理论经验化与批评之失语 44

三 精华与糟粕二维标准与民间戏剧的实质疏遗 45

四 参与和整合:营建戏剧的文化机能 47

中国戏曲理论之“戏剧化”与本体回归 49

一 古典戏曲理论的文学化 49

二20世纪戏曲理论的“戏剧化”与精致化 53

三 戏曲创作与理论的本体回归 60

近年来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的现状 67

一 近年来的戏曲理论研究 67

二 昆曲文化现象及对昆曲的研究 69

三 戏曲剧种、民间戏曲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71

四 戏曲历史研究和新学科方法 72

五 戏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73

第二编 本体批评 75

新时期话剧与戏曲革新探索述论 77

一 心灵浮现、内向化是新时期话剧人文精神和理性思维走向深入的显现 77

二80年代后期戏曲探索达到高潮 84

新时期戏剧人物创造论 90

一 神化与人化 91

二 从英雄到“小人物” 93

三 非主人公的喧宾夺主 96

四 单面性格、单纯性格与复杂性格 98

五对“程式化”正面人物的反思、批判 104

六“挂一漏万”与整体关照 107

关于当前戏曲创作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111

一 剧作家思想的消解和个性的缺乏 111

二 戏曲本质:文学性与综合性的双重统一 114

建立人文情境中的戏剧批评 119

一 当下戏剧批评多非本体意义的批评 119

二 批评成为戏剧链的“团圆收煞” 120

三 倡导“无目的目的性”的戏剧批评 121

四 加强戏剧批评理论的研究 121

五 回归学术是批评之为批评的根本 122

第三编 文化与民俗 123

文化时代、文化生态与戏剧的发展 125

一 文化时代的不久将至 125

二 文化生态的退耕还林 127

三 戏剧发展的多层次多途径 129

文人与民间:两种文化与戏剧 131

一 两种文化:文人与民间 131

二 中国文化的文人传统 135

三 民间戏曲与文人戏曲 140

戏曲与民俗文化论 144

一 回归民间与戏曲研究中的民间立场 144

二 戏曲与民俗的历史关系 148

三 民间戏剧与民俗的深刻意义 153

第四编 戏曲学术史 159

百年之蜕: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戏曲研究 161

一 古代戏曲研究小序 161

二20世纪上半叶戏曲研究小史 165

三20世纪后半叶戏曲研究述略 173

四20世纪戏曲观念与文学史变革 182

五20世纪戏曲研究轨迹与文化之维 187

六20世纪戏曲研究之归结与反思 192

20世纪戏曲史学与民间戏剧研究 197

一20世纪中国戏剧史学体系及其特点 197

二“重写戏剧史”与文人戏剧史学观 201

三 民间戏剧——中国戏剧史的主体主导 204

四 关于对民间戏剧的评价及地位问题 208

五 建立新的戏剧评价话语体系与新史学观 211

王国维与现代中国戏曲史学 213

一 西学与中学:王氏的学术转移及戏剧观 213

二 以严密科学的考证建构系统的戏剧史学 217

三 从多元综合的进化探讨中国戏剧的形成 221

四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确立宋元戏剧的地位 224

五 从文学审美的高度评判宋元戏剧的价值 226

现代戏曲史学:从王国维到张庚 230

第五编 民间与祭祀戏剧 237

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 239

一 戏曲史上民间小戏的处境与地位 239

二 小戏:中国戏曲最常态的表演和范式 244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间小戏的生态意义 250

傩戏的艺术形态与形成新探 255

一“傩”的历程与“傩”义泛化及唯傩论 255

二 仪式、戏剧与傩戏形态 260

三 傩戏的形成与中国戏剧史 266

目连戏与中国民间戏剧特征论 271

目连戏:文人与民间 279

一 戏剧创作、接受主体存在文人与民间两个群体 279

二 文人对民间审美和伦理观的态度 280

三 民间戏剧是一种质朴艺术 286

20世纪中国宗教祭祀戏剧的研究 294

第六编 地方戏与少数民族戏剧 305

中国地方戏剧种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四种形态 307

一 戏曲剧种发展的历史性、丰富性和复杂性 307

二 戏曲剧种保护与发展的四个层面 309

中国戏曲的市场化道路与多样化发展 316

一 中国戏曲的古典性与现代性 316

二 戏曲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 319

三 回归民间与戏曲发展的市场化道路 322

四 文化振兴与戏曲发展的多样化 325

少数民族戏剧创作观念与发展模式 328

一 创作观念的保守、题材的拘囿 328

二 少数民族戏剧的民族特色和发展模式 331

文化创新与戏曲遗产保护 335

第七编 京剧昆曲 341

京剧学与梅兰芳体系问题 343

一 戏剧、戏曲与京剧 343

二 关于京剧与京剧学 345

三 京剧学建立及意义 346

四“梅兰芳能否完全代表中国戏曲体系”是一个伪命题 348

五“梅兰芳体系是一个伪命题”的谬误 350

六“斯坦尼”情结与梅兰芳体系 353

近年昆曲文化现象之研究 355

一、昆曲文化现象:现代化进程中的昆曲事象与传统文化 356

二、青春版《牡丹亭》:昆曲发展的实例及启示 357

三、继承与创新:辩证中的悖论与误区 359

四、昆曲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 361

五、21世纪的昆曲定位与发展 363

近年昆曲研究概论 367

一 昆曲研究大成:两岸两部昆曲辞典 367

二 昆曲文化视野:两岸两套昆曲研究丛书 369

三 昆曲文献大成:《昆曲艺术大典》 370

四 昆曲演艺家研究:昆曲艺术家传记文献丛书 371

五 其他昆曲研究专著 373

六 昆曲学术研讨会:大陆、台湾与香港 375

七 昆曲研究的刊物阵地 377

附录 379

96东方戏剧展暨学术研讨会述略 381

2002—2003:戏曲学新论——第二届中国王国维戏曲论文奖评述 386

表演艺术人类学发展近势——关于200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