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科学教学与科学教学研究概述 1
上篇 总论 17
第一章 科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17
第一节 哲学基础——科学观 18
第二节 心理学基础——学习理论 31
第二章 科学教学的教育价值 69
第一节 科学价值与科学价值观 69
第二节 科学教育价值与科学教育价值观 81
第三节 科学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重建 91
第四节 科学教育价值观的批判与科学教育目标的定位 101
第三章 科学教学的范式转型 113
第一节 从授受到建构 113
第二节从“探究”到“理解” 124
第三节 从科学知识到科学文化 134
第四节 从现代到后现代 146
第五节 从正式学习到非正式学习 158
下篇 各论 175
第四章 科学探究教学 175
第一节 科学探究教学的历史与现状 175
第二节 科学探究学习与教学的含义及要素 181
第三节 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与判别指标 184
第四节 科学探究的过程模型 189
第五节 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199
第六节 基于WebQuest的探究式科学教学模式 222
第七节 科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批判 231
第五章 科学概念教学 243
第一节 早期关于科学概念的学习与发展的研究 243
第二节 科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理论 263
第三节 概念转变的基本理论 272
第四节 概念转变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283
第五节 概念重建学习与教学理论 297
第六节 科学概念的建构性教学模式与策略 308
第七节 科学概念教学中的类比与隐喻 314
第六章 模型建构教学 324
第一节 模型和模型建构概述 324
第二节 基于模型的学习与教学活动 336
第三节 模型建构教学的策略 356
第四节 基于计算机的建模及其对科学教学的意义 364
第五节 模型建构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案例 373
第七章 科学本质教学 382
第一节 科学本质教学的历史回顾 382
第二节 科学本质的含义与科学的要素 388
第三节 科学本质教学的含义与价值 403
第四节 科学本质的学习范畴与教学目标 412
第五节 科学本质教学的途径、方式与策略 419
第六节 开展科学本质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432
第八章 科学史教学 437
第一节 科学史教学的历史回顾 437
第二节 科学史教育的理论基础 441
第三节 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452
第四节 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原则与方式 464
第五节 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469
第六节 科学史教学的新发展——HPS教育 476
第九章 科学创造力教学 488
第一节 科学创造的过程与本质 488
第二节 影响科学创造力形成的内在内素 499
第三节 科学创造力教学的含义与价值 510
第四节 科学创造力教学的原则与模式 514
第五节 科学创造力的教学策略 521
第六节 基于问题解决的科学创造力教学与实施案例 534
第七节STEM教育模式 542
第十章 科学问题解决教学 554
第一节 问题解决学习与教学概述 554
第二节 科学问题解决的心理分析 564
第三节 问题解决学习与教学的实施案例 571
第四节 创造性问题解决学习与教学模式 576
第五节 基于网络的创造性问题解决学习过程设计 588
第六节 创造性问题解决教学的案例 594
第七节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 600
参考文献 613
主题索引 637
后记 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