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尚意诗学 285
第一章 多元走向的中晚唐诗学 287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杜甫诗论 287
第二节 尚变主创的皎然诗论 301
第三节 搜奇刻意的韩孟诗论 310
第四节 中晚唐儒家诗论的重倡 320
第五节 唐代意境论的发轫 334
第二章 苏轼的诗学精神和创作理论 343
第一节 “有为而作”的精神及其在北宋的消歇 343
第二节 苏轼的诗歌创作论 353
第三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 363
第一节 黄庭坚对诗本旨的重新认识 363
第二节 黄庭坚与宋代的学古创新论 373
第三节 江西派诗学的“活法”与“悟入”论 383
第四节 方回的江西定论及其理论新变 396
第四章 宋代诗论的道学气象 409
第一节 尚“韵”的审美意趣 409
第二节 宋代诗歌评论中的道学气象 419
第三节 宋学背景中的诗歌鉴赏论 432
第五章 宋代的形式诗学 442
第一节 “化古生新”论 443
第二节 “破体求奇”论 453
第三节 “刻意精工”论 467
第四编 格调神韵诗学 481
第一章 《沧浪诗话》与唐诗学的复兴 483
第一节 宋代的汉魏盛唐诗论 483
第二节 严羽《沧浪诗话》之标举盛唐 490
第三节 元好问的诗论 500
第四节 元代的唐诗学及其理论问题 508
第二章 明清的格调诗学 520
第一节 理学浸染与台阁诗风 521
第二节 格调诗学的诗歌范本——高棅的两部唐诗选 532
附录:《唐诗正声凡例》论诗文字非高棅所作 541
第三节 李梦阳、何景明的复古诗学 547
第四节 李攀龙、王世贞与复古诗论的丕变 558
第五节 格调诗学的理论总结 566
第三章 神韵论 585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神韵诗学的萌生 585
第二节 王夫之的“情景”与“现量”论 601
第三节 王士禛与“神韵”说 613
第四节 神韵诗学的反响 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