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食疗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志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3240684
  • 页数:36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中医药膳学概述 1

第一节 中医养生 1

一、中医养生的特点 2

二、中医养生的主要内容 3

三、中医饮食养生观 4

第二节 中医药膳学发展简史及现代研究 6

一、中医药膳学的发展简史 6

二、中医药膳学现代研究 11

第三节 中医药膳学基础理论 13

一、中医药膳 13

二、中医药膳养生治病的理论依据 14

三、中医药膳治病养生的基本特点 17

第四节 中医药膳的分类 22

一、按药膳食品的医疗作用分类 23

二、按药膳食品的工艺特点分类 25

三、按药膳食品原料属性分类 27

第五节 中医药膳的应用范围 27

一、药膳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28

二、药膳在保健方面的应用 29

三、药膳在丰富人民生活方面的应用 30

第六节 中医药膳的宜忌 31

一、患病期间饮食宜忌 32

二、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33

三、孕、产期等特殊阶段宜忌 33

四、药膳的配伍禁忌 34

第七节 中医药膳的应用原则 35

一、辨证施膳 35

二、三因施膳 36

三、以脏补脏 37

四、应用药食性能 38

第八节 中医药膳的治法 40

一、汗法药膳 40

二、下法药膳 40

三、温法药膳 40

四、消食法药膳 40

五、补法药膳 41

六、理气法药膳 41

七、祛湿法药膳 42

八、清法药膳 42

第九节 中医药膳原材料的炮制 42

一、炮制目的 43

二、炮制方法 43

三、药液制备法 46

第二章 中医药膳中常用的中药材 48

第一节 补气类 48

一、人参 48

二、党参 48

三、太子参 49

四、黄芪 49

五、白术 50

六、山药 50

七、大枣 51

八、黑枣 51

九、五味子 52

十、绞股蓝 52

十一、红景天 53

十二、刺五加 53

十三、牛蒡根 53

十四、甘草 54

十五、灵芝 54

第二节 养血类 55

一、当归 55

二、熟地黄 55

三、阿胶 56

四、生何首乌 56

五、桑椹 57

六、龙眼肉 57

七、枸杞子 57

第三节 养阴类 58

一、西洋参 58

二、沙棘 59

三、玉竹 59

四、枳椇子 59

五、黄精 60

六、槐米 60

七、蜂胶 61

八、黑芝麻 61

九、石斛 61

十、墨旱莲 62

十一、龟甲 62

十二、山茱萸 63

十三、怀牛膝 63

十四、制何首乌 64

十五、天门冬 64

十六、麦门冬 64

十七、北沙参 65

十八、玄参 65

十九、女贞子 66

二十、人参果 66

二十一、生地黄 67

第四节 温阳类 67

一、鹿茸 67

二、鹿胎 68

三、鹿鞭 68

四、杜仲 68

五、补骨脂 69

六、沙苑子 69

七、淫羊藿 70

八、菟丝子 70

九、韭菜子 71

十、巴戟天 71

十一、蛤蚧 71

十二、益智仁 72

十三、冬虫夏草 72

十四、海马 73

第五节 发散风寒类 73

一、紫苏 73

二、生姜 74

三、白芷 74

四、香薷 75

第六节 疏散风热类 75

一、薄荷 75

二、葛根 76

三、升麻 76

四、牛蒡子 76

五、淡豆豉 77

六、菊花 77

七、桑叶 78

八、木贼草 78

第七节 清热泻火类 79

一、鲜芦根 79

二、栀子 79

三、淡竹叶 79

四、莲子心 80

五、知母 80

六、菊苣 81

七、荷叶 81

第八节 清热解毒类 81

一、野菊花 81

二、金银花 82

三、蒲公英 82

四、青果 83

五、鱼腥草 83

六、马齿苋 84

七、金荞麦 84

第九节 清热利湿类 85

一、积雪草 85

二、土茯苓 85

三、越橘 86

四、赤小豆 86

五、车前草 86

第十节 利尿渗湿类 87

一、茯苓 87

二、泽泻 87

三、薏苡仁 88

四、车前子 88

五、白扁豆 89

第十一节 清退虚热类 89

一、地骨皮 89

二、银柴胡 90

第十二节 清火泻下类 90

一、制大黄 90

二、芦荟 90

三、番泻叶 91

第十三节 润肠通便类 91

一、郁李仁 91

二、火麻仁 92

三、榧子 92

四、胖大海 93

第十四节 清肝明目类 93

一、决明子 93

二、刺蒺藜 94

三、苦丁茶 94

第十五节 平肝息风类 94

一、石决明 94

二、珍珠 95

三、牡蛎 95

四、白芍 96

五、天麻 96

六、罗布麻 97

第十六节 养心安神类 97

一、酸枣仁 97

二、柏子仁 98

三、百合 98

四、夜交藤 98

五、远志 99

第十七节 清热化痰类 99

一、浙贝母 99

二、川贝母 100

三、平贝母 100

四、竹茹 101

五、桔梗 101

第十八节 温化寒痰类 102

一、黄芥子 102

二、橘红 102

第十九节 止咳平喘类 103

一、杏仁 103

二、桑白皮 103

三、紫苏子 104

四、罗汉果 104

第二十节 化湿类 105

一、藿香 105

二、佩兰 105

三、苍术 105

四、白扁豆花 106

五、砂仁 106

六、白豆蔻 107

第二十一节 行气类 107

一、青皮 107

二、枳壳 108

三、枳实 108

四、厚朴 108

五、厚朴花 109

六、橘皮 109

七、佛手 110

八、香橼 110

九、香附 110

十、木香 111

十一、薤白 111

十二、代代花 112

十三、玫瑰花 112

第二十二节 温里类 113

一、肉桂 113

二、干姜 113

三、丁香 113

四、小茴香 114

五、花椒 115

六、荜茇 115

七、黑胡椒 115

八、胡芦巴 116

九、吴茱萸 116

十、高良姜 117

十一、八角茴香 117

第二十三节 消食类 118

一、麦芽 118

二、山楂 118

三、莱菔子 119

四、鸡内金 119

五、酸角 120

第二十四节 祛风湿类 120

一、木瓜 120

二、桑枝 120

三、五加皮 121

四、马鹿骨 121

五、骨碎补 121

六、蝮蛇 122

七、乌梢蛇 122

第二十五节 活血化瘀类 123

一、桃仁 123

二、红花 123

三、川芎 124

四、丹参 124

五、赤芍 125

六、牡丹皮 125

七、川牛膝 125

八、泽兰 126

九、姜黄 126

十、益母草 127

十一、银杏叶 127

第二十六节 止血类 128

一、三七 128

二、小蓟 128

三、大蓟 129

四、鲜白茅根 129

五、槐实 129

六、白及 130

七、侧柏叶 130

八、茜草 131

九、蒲黄 131

十、槐花 131

十一、酸枣 132

第二十七节 软坚散结类 132

一、昆布 132

二、鳖甲 133

第二十八节 固涩类 133

一、肉豆蔻 133

二、诃子 134

三、乌梅 134

四、金樱子 135

五、覆盆子 135

六、莲子 135

七、芡实 136

八、白果 136

第三章 中医药膳常用食材 138

第一节 粮食类 138

一、粳米 138

二、糯米 139

三、小麦 139

四、大麦 139

五、荞麦 140

六、高粱 140

七、粟米 140

八、玉蜀黍 141

九、薏苡仁 141

十、红薯 142

十一、马铃薯 142

十二、山药 142

十三、芋头 143

十四、魔芋 143

十五、大豆 144

十六、黑豆 144

十七、赤小豆 144

十八、绿豆 145

十九、白扁豆 145

二十、豌豆 145

二十一、蚕豆 146

二十二、豇豆 146

二十三、豆腐 147

第二节 蔬菜类 147

一、冬瓜 147

二、丝瓜 147

三、南瓜 148

四、黄瓜 148

五、苦瓜 148

六、葫芦瓜 149

七、番茄 149

八、茄子 150

九、辣椒 150

十、萝卜 150

十一、胡萝卜 151

十二、莲藕 151

十三、百合 152

十四、山慈菇 152

十五、旱芹 152

十六、水芹 153

十七、苋菜 153

十八、黄芽白 153

十九、白菜 154

二十、甘蓝 154

二十一、薹菜 154

二十二、菠菜 155

二十三、空心菜 155

二十四、韭菜 156

二十五、黄花菜 156

二十六、莴苣 156

二十七、茼蒿 157

二十八、芥菜 157

二十九、木耳菜 157

三十、芫荽 158

三十一、香椿叶 158

三十二、洋葱 159

三十三、葱白 159

三十四、竹笋 159

三十五、芦笋 160

第三节 野菜类 160

一、马齿苋 160

二、枸杞叶 161

三、荠菜 161

四、蕨菜 161

五、苜蓿 162

第四节 食用菌类 162

一、蘑菇 162

二、香菇 163

三、猴头菌 163

四、木耳 164

五、银耳 164

第五节 果品类 164

一、梨 164

二、桃 165

三、柿子 165

四、杏子 166

五、枇杷 166

六、无花果 166

七、石榴 167

八、青梅 167

九、橘 167

十、大枣 168

十一、葡萄 168

十二、苹果 169

十三、山楂 169

十四、樱桃 169

十五、香蕉 170

十六、草莓 170

十七、菠萝 170

十八、柠檬 171

十九、椰子 171

二十、橄榄 171

二十一、甘蔗 172

二十二、桑椹 172

二十三、桂圆 172

二十四、荔枝 173

二十五、芒果 173

二十六、甜瓜 174

二十七、西瓜 174

二十八、猕猴桃 174

二十九、柚子 175

三十、栗子 175

三十一、菱角 175

第六节 干果类 176

一、黑芝麻 176

二、花生 176

三、白果 176

四、胡桃仁 177

五、莲子 177

六、松子 178

七、芡实 178

八、榧子 178

九、南瓜子 179

第七节 禽肉类 179

一、鸡肉 179

二、乌骨鸡 180

三、麻雀 180

四、鸭肉 180

五、鹅肉 180

六、鸽 181

七、鹌鹑 181

八、燕窝 181

九、鸡肝 182

第八节 畜肉类 182

一、牛肉 182

二、牛肚 183

三、牛鞭 183

四、猪肉 183

五、猪心 184

六、猪肝 184

七、猪肺 184

八、猪肾 184

九、猪肚 185

十、猪血 185

十一、猪蹄 185

十二、羊肉 186

十三、羊骨 186

十四、狗肉 186

十五、兔肉 187

十六、猫肉 187

十七、鹿肉 187

十八、驴肉 188

第九节 奶蛋类 188

一、牛奶 188

二、羊乳 189

三、马乳 189

四、鸡蛋 189

五、鸭卵 190

六、鹅卵 190

七、雀卵 190

八、鸽卵 191

九、鹌鹑蛋 191

第十节 水产类 191

一、蟹 191

二、对虾 192

三、海参 192

四、乌贼鱼 192

五、海蜇 193

六、黄花鱼 193

七、带鱼 193

八、牡蛎肉 194

九、文蛤 194

十、泥鳅 194

十一、鳝鱼 195

十二、鳜鱼 195

十三、乌鱼 195

十四、鲫鱼 196

十五、鲤鱼 196

十六、鳖 197

十七、龟 197

十八、海带 197

十九、紫菜 198

第十一节 调味品及其他佐料 198

一、大蒜 198

二、生姜 199

三、胡椒 199

四、花椒 199

五、茴香 200

六、桂皮 200

七、蜂蜜 200

八、白砂糖 201

九、红糖 201

十、花生油 201

十一、芸薹子油 202

十二、麻油 202

十三、酱油 202

十四、醋 203

十五、酒 203

十六、味精 204

第四章 中医药膳制作技术 205

第一节 药膳烹调特点及要求 205

一、药膳烹调特点 205

二、药膳烹调的要求 206

第二节 药膳的配伍 207

一、药膳配伍的选料方法 207

二、药膳配伍禁忌 208

三、药膳的烹制方式 208

第三节 药膳制作工艺 210

一、药膳的烹调方法 210

二、药膳的成形与调味 215

第五章 辨证施膳 217

第一节 辨脏腑施膳 217

一、心虚、实证之辨证施膳 217

二、肺虚、实证之辨证施膳 219

三、脾虚、实证之辨证施膳 220

四、肝虚、实证之辨证施膳 221

五、肾虚、实证之辨证施膳 222

六、胃虚、实证之辨证施膳 223

第二节 辨体质施膳 224

第三节 辨四季施膳 226

一、春季食疗药膳 226

二、夏季食疗药膳 227

三、秋季食疗药膳 227

四、冬季食疗药膳 228

第六章 中医药膳食疗 230

第一节 内科常见病 230

一、感冒 230

二、急性支气管炎 231

三、慢性支气管炎 232

四、支气管哮喘 234

五、肺炎 235

六、肺结核 236

七、高血压病 238

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39

九、心律失常 241

十、慢性胃炎 243

十一、消化性溃疡 245

十二、脂肪肝 248

十三、胆囊炎 249

十四、便秘 253

十五、慢性肾小球肾炎 256

十六、慢性肾盂肾炎 258

十七、泌尿系统结石 259

十八、缺铁性贫血 261

十九、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62

二十、糖尿病 264

二十一、高脂血症 265

二十二、肥胖症 267

二十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68

二十四、痛风 270

二十五、更年期综合征 272

二十六、偏头痛 273

二十七、脑梗死 275

第二节 外科常见病 277

一、皮肤瘙痒症 277

二、痤疮 279

三、湿疹 281

四、脂溢性皮炎 282

五、黄褐斑 282

六、肩关节周围炎 284

七、颈椎病 285

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87

九、乳腺增生病 288

十、前列腺增生症 289

十一、男性性功能障碍 291

十二、痔疮 293

第三节 妇科常见病 294

一、痛经 294

二、功能性子宫出血 296

三、妊娠呕吐 297

四、先兆流产 298

五、产后缺乳 300

六、盆腔炎 301

七、不孕症 302

第四节 儿科常见病 304

一、小儿腹泻 304

二、小儿营养不良 305

三、小儿贫血 306

四、小儿多动症 308

第五节 五官科及其他常见病 309

一、慢性咽炎 309

二、牙周病 310

三、鼻出血 311

四、过敏性鼻炎 313

五、慢性鼻窦炎 314

六、老年性白内障 314

七、耳聋 316

八、肿瘤 318

第七章 中医药膳保健 324

第一节 中老年保健药膳 324

一、老年养心安神药膳 324

二、老年益智健脑药膳 325

三、老年补精益气药膳 327

四、中老年抗衰老药膳 328

第二节 女性保健药膳 330

一、减肥瘦身药膳 330

二、增白养颜药膳 332

三、乳房保健药膳 336

四、温经通脉药膳 338

第三节 男性保健药膳 340

一、补肾壮阳药膳 340

二、益精固本药膳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