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应责力 1
从权力本位走向责任本位 1
“责任政府”将成为评价政府的第一指标 4
提升“应责”水平,建立“责任链”是关键 6
“应责力”将成为公务人员的核心能力 9
国情研读:“红豆局长”处理方式折射出政府急需提升应责力 13
第二章 实干力 16
破解职业风险,须从实干入手 16
实干,必须戒除“锯箭疗伤”心理 19
实干力的三大支柱 22
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25
提升实干力要跨越四大障碍 27
国情研读:李克强翻垃圾背后的实干意识 31
第三章 廉洁力 34
反腐:让权力无处“寻租” 34
反腐犹如捕鱼,首先结好网 38
分权,才能保证“一把手”廉洁 41
民主,才能建设“廉洁政府” 44
不修身,不治国 46
国情研读:低级别、体系性贪腐将动摇中国政权根基 49
第四章 善治力 52
“有勇气违规”背后的权力隐喻 52
程序意识应成为中国走向善治的基石 55
参与就是力量 58
管理有效方能促进善治 61
建设小而强政府、治理大问题 63
国情研读:让预算公开化 65
第五章 决策力 69
决策要有历史感 69
破除有限理性,获取真实材料 72
行政决策不能代替专家判断 75
信息时代决策更需信息整合力 77
国情研读:决策不只是开会 79
第六章 亲民力 83
“亲民秀”是政治家的必修课 83
“网络反腐联盟”关键在“接地气” 86
亲民须注重“紫衣效应” 88
亲民力在细节中见功夫 90
国情研读:领导一直不在,敲响懒政思维警钟 93
第七章 创新力 96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 96
适应环境、择机而动、择机创新 99
改善内部环境、形成创新组织体 102
创新需要领导者强力推动 105
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将爆发出巨大生产力 107
树立正确创新理念,实现跨越式创新 110
国情研读:创新要勇于面对挫折 112
第八章 公信力 115
对任何政府,“公信力”都是最稀缺资源 115
全方位、多层面、体系化增强公信力 118
关键时刻,公信力是救命稻草 121
重建社会信誉体系,第一步是提升政府公信力 124
国情研读:房地产商的话比政府官员的话更可信吗 126
第九章 更新力 129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90多年历史是一部“自我更新史” 129
“与时俱进”和“遇事惧进” 132
更新观念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134
自我纠错力彰显政府新境界 136
更新要实实在在 139
国情研读:从高官荐书读懂中国的执政新理念 141
第十章 执行力 145
中国改革最大挑战是“政令不通” 145
领导互殴,何以合力领导 148
创造性执行是执行的最高层次 150
防止执行力层层递减 152
国情研读:房价越调越高,如何保障政府权威 155
第十一章 应急力 158
应急力关系全民生死 158
应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160
危机公关不仅要解决“危”,还要重视“机” 164
提升应急能力,从快速应激开始 167
国情研读:从雅安救灾看政府应急组织力 169
第十二章 心智力 172
重塑公务人员的心智力是政府的头等大事 172
降“压”增“效”,提升心智力 175
改善心态,重塑心智 178
构建成功心智力,提升政府学习力 182
国情研读:健康的心智资源是中国未来最大的生产力 185
后记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