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启蒙 1
1.我是牧师的儿子 1
2.父亲创办孤儿院 3
3.严父慈母难为儿 5
4.音乐启蒙在教会 9
5.“九一八”激发少年爱国情 12
第一篇 追求 13
1.难忘的大学生涯 13
2.发表首篇合唱论文 17
3.我以我歌荐轩辕 22
4.抗战音乐之我见 27
5.娶妻组织小家庭 30
6.携妻女逃难去西安 33
7.在大后方的音乐活动 37
8.抗战庆胜利 加入浸信会 42
9.赴美留学求深造 47
10.威斯敏斯特 我心中的艺术圣殿 55
第二篇 磨炼 60
1.学成即回国 接办神学院 60
2.音乐事奉教会 无罪我下地狱 64
3.脱离宗教界 就职华师大 67
4.创作合唱《受膏者》 尝试“圣乐”民族化 71
5.被诬集团反革命 隔离审查又抄家 73
6.任教“上音”指挥系 专业从此有发展 76
7.替父申诉成右派 灾难之年事事难 80
8.逆境中求索 《合唱学》出版 82
9.“文革”苦难 不堪回首 89
10.我可以原谅 但不会忘记 96
11.日久见人心 患难显真情 101
第三篇 再生 104
1.“文革”结束 与祖国一起重生 104
2.《合唱学》修订再版 当选为“音协”理事 110
3.怀念琴坛英才顾圣婴 113
4.出席“ACDA”年会 致力中美文化交流 116
5.荣获院士称号 补行毕业典礼 121
6.在春天里快乐耕耘 128
7.再赴“ACDA” 喜获荣誉博士 132
8.创办室内合唱团 很有成就感 137
9.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142
10.相濡以沫情深 难舍老伴离世 145
11.从教五十年 艺术从头越 149
12.访宝岛 旧友新知同唱中华情 152
13.信仰得自由 圣乐再奉献 156
14.“路向”持己见 客观评“三自” 161
15.今年八十 明年十八 164
16.桃李满门 师徒情深 168
17.“嘟嘟”“娃娃”都叫我外公 172
18.二度赴澳演出 喜结一段良缘 174
第四篇 使命 184
1.赴美国探亲会友 大瀑布再领洗礼 184
2.“洛华”演唱《受膏者》 水晶教堂做嘉宾 191
3.“韶音”——我的艺术挚友 194
4.在暮年 我走进了“春天” 199
5.接受“圣乐事工成就奖” 203
6.旧金山之旅散记 206
7.香港音乐界的朋友们 211
8.五十年后重访母校 217
9.与“爱乐”合作很愉快 221
10.来到老师的故乡奥地利 225
11.老马奔得急 大意跌一跤 232
12.把沉甸甸的乡情带回家 236
13.跨进新世纪 荣获“金钟奖” 240
14.一部《受膏者》 唱到跨世纪 243
15.四代同堂享天伦 247
16.心酸的故事 250
17.再访“西南”母校 欣会谢氏夫妇 254
18.亲聆黑人唱灵歌 258
19.指导“韶音”练新曲 261
20.弟子王燕:愿你高飞 盼你归来 265
21.八十八岁 指挥“榕树”唱了八首歌 268
22.思乡 又回南京 275
23.我熟悉杭州 喜欢杭州 278
24.暑期去哈尔滨 真爽 282
25.无心插柳柳成荫 286
26.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290
27.愿生命如圣火般燃烧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