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总论&王英华、黄志诚 4
一、研究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意义及现状 4
二、成岩序次和成岩阶段 5
三、成岩环境和成岩相 8
四、研究成岩作用的方法 11
五、中、下扬子区碳酸盐岩沉积-成岩作用基本特征 14
第一章 湖南省寒武系、奥陶系及泥盆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储集性&梁百和、朱素琳、吴起俊、吴华新 21
一、地层及沉积相 21
二、成岩作用 23
三、孔隙 34
四、结论 39
第二章 湖北省寒武系、奥陶系和三叠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储集性&王英华、张秀莲、杨承运、潘荣胜、张万中 41
一、主要岩石类型及沉积环境 42
二、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46
三、成岩段的展布及其特征 55
四、成岩环境及储集空间 59
五、主要储层的控制因素、成岩圈闭及其评价 68
六、结论与建议 72
第三章 下扬子区奥陶系、寒武系及灯影组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储集性&黄志诚、陈智娜、朱嗣昭、孔庆友 74
一、区域地质概况 74
二、奥陶系、寒武系、灯影组岩石学及沉积相特征 76
三、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成岩段 79
四、碳酸盐岩的储集性 107
五、结论 113
第四章 苏皖石炭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储集性&王琦、涂仁亮 115
一、地层及岩石 115
二、成岩作用特点 118
三、孔隙演化历史 122
四、孔隙评价 124
五、结论 125
第五章 鄂东南二叠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储集性&王安德、武蕙菁、杨新新 126
一、地层 126
二、岩石类型及沉积环境 127
三、成岩作用 128
四、孔隙的形成及演化 132
五、油气保存条件简析 133
第六章 苏皖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储集性&王国忠、庞荣庆、吕炳全、全松青、徐国强 134
一、区域地质概况 134
二、江苏二叠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储集性 135
三、江苏、安徽三叠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储集性 145
四、结论 156
第七章 生物礁的成岩作用及其孔隙性&王国忠、黄志诚、梁百和、陈智娜、朱素琳 158
一、研究区内生物礁的类型和分布概况 158
二、浙赣常山、玉山上奥陶统藻礁和层孔虫礁 159
三、湖南邵东中泥盆统层孔虫礁 168
四、浙江桐庐下二叠统海绵礁 172
五、结论与展望 175
第八章 滩相颗粒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性&王英华、黄志诚、王琦、梁百和、吕炳全、张万中 177
一、中、下扬子区滩相沉积的特点 177
二、浅滩颗粒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特征 181
三、滩相岩石的成岩作用 183
四、滩的成岩环境及成岩演化 192
五、滩相颗粒碳酸盐岩的孔隙及储集性 193
第九章 白云岩类型及孔隙性&黄志诚、杨承运、孔庆友、庞荣庆、梁百和 200
一、概述 200
二、白云岩的类型划分及形成模式 200
三、下扬子区白云岩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202
四、中扬子区白云岩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217
五、白云岩的孔隙性 220
六、白云岩储集性评价 225
第十章 成岩环境与孔隙演化&杨承运、张秀莲、潘荣胜、陈智娜 227
一、中、下扬子区碳酸盐岩成岩环境的一般特征和成岩环境分类 227
二、各成岩环境中的成岩作用类型 228
三、中、下扬子区碳酸盐岩成岩环境的序列演化 239
四、孔隙的形成、演化和成岩环境 243
第十一章 苏皖三叠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有机质演化&庞荣庆、王国忠、全松青 247
一、概述 247
二、主要成岩作用对有机质的影响 247
三、有机质热演化与成岩环境温度史 251
四、结论 254
第十二章 碳酸盐岩成岩相与成岩相图&黄志诚、陈智娜、潘荣胜 256
一、成岩相的概念及分类 256
二、成岩相图的编制 257
三、下扬子区奥陶系主要层段的成岩相 257
四、下扬子区寒武系主要层段及灯影组的成岩相 258
五、成岩相图在储集性评价中的作用 262
图版说明 265
图版 283
参考文献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