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韶乐引凤 3
一、“石三伢子”:一个颇有来历的乳名 5
二、童年毛泽东的启蒙书是《三字经》 17
三、毛泽东最爱看的小说和最早写的诗 26
第二章 艺术初步 34
一、给毛泽东深刻影响的最后一个塾师 34
二、让毛泽东心情郁闷的一段经商经历 40
三、就学东山学堂,浸染湘乡文化 44
四、人生的寻觅期,在长沙当兵、求学 54
第三章 岳麓钟灵 63
一、在第一师范接受全面的知识和艺术熏陶 63
二、从景仰到超越,多方面受曾国藩的影响 76
三、一则征友启事曾被误认为是找女生谈恋爱 81
第四章 巨象无形 88
一、毛泽东生平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是体育论文 88
二、治学与壮游:让自己置身于时代的熔炉中 95
三、从学校走向社会:诗人政治家的新起点 108
第五章 凤凰涅槃 113
一、第一次上北京,北大旁听生的人生最大收获 113
二、立足湖南,热心“社会运动及社会事业” 127
三、刻骨铭心的爱:毛泽东的第一首婉约词 136
第六章 谁主沉浮 140
一、“挥手从兹去”,投身“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40
二、组织韶山历史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大示威 143
三、农民运动的大检阅:摇曳生姿的考察报告 150
第七章 战地黄花 156
一、战斗诗情弥漫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56
二、巩固和扩大“红色割据”:战地黄花分外香 165
三、“横扫千军如卷席”:反“围剿”的诗意大作品 177
第八章 长征放歌 187
一、受排挤,有人甚至不想让毛泽东参加长征 187
二、雄关漫道,毛泽东抒写人生的得意之笔 195
三、万水千山等闲看,榜罗镇会议作出重大决议 203
四、奠基陕北,吴起镇之役割掉最后的“尾巴” 215
第九章 西北雄风 220
一、“东南风”吹进西北,带来一股百姓风、革命风 220
二、“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支百余人的“商队”来到黄河边上 224
三、《祭母文》和《祭黄陵》:一生仅写的两篇祭文 231
第十章 文艺新风 237
一、用鲁迅精神倡导抗日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 237
二、延安文艺界出现许多问题,毛泽东广泛与人座谈 250
三、大生产迎来大合唱,小麻雀要变成大鹏鸟 272
第十一章 数风流人物 280
一、重庆谈判后,一首《雪》词尽显伟人风采 280
二、昆仑支队的蘑菇战术,唱出转战陕北的信天游 289
三、决胜千里,“白一根头发,胜了三大战役” 298
第十二章 开国谱华章 309
一、进京“赶考”,盛典开国,“诗人兴会更无前” 309
二、痛失爱子,以黄河长江之旅疗养心中创伤 320
三、闲适生活中的艺术情怀:尊前谈笑人依旧 337
第十三章 松涛伴鸟鸣 343
一、苏联的政治风波和毛泽东的思路大转变 343
二、“每片叶子都有不同”:中国人要有自己的东西 348
三、吴冷西办人民日报,“你有‘五不怕’的精神准备吗?” 355
第十四章 一山飞峙 369
一、“共产主义如果是烧牛肉,我宁愿要红烧猪肉” 369
二、《红旗歌谣》出版,毛泽东谈作诗与办经济的区别 385
第十五章 无限风光 392
一、面对经济困难,毛泽东从练书法谈到“抄苏联” 392
二、毛泽东与鲁迅:“山大王”与“现代圣人”的神交 404
三、笑对冰雪的梅花和不怕妖雾的孙悟空 411
第十六章 雪压冬云 419
一、主动承担大跃进的责任;同意发表旧作6首 419
二、对国际时艰的大思考:“蚍蜉撼树谈何易” 426
三、爱读史咏史,一再提到严遂成的《三垂冈》 432
四、重上井冈山,一路激情一路诗 442
第十七章 艺树晚凋 449
一、《鸟儿问答》:寓言诗最形象、讽刺的政治表达 449
二、革命有意,诗兴已衰,“如之何,如之何” 456
三、人生第一次在重大问题上违心地同意别人 462
四、最后的日子常怀念往事,让人读《枯树赋》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