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保护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凤荣主编;宋乃平,王果,王秀茹,吴克宁,胡振琪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09151604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了影响土地退化的自然与人为因素,并根据土地退化驱动因素与机理,介绍了各种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同时,概述了耕地、林地等生态土地资源保护规划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绪论 1

第一节 土地退化与土地保护 1

一、土壤退化 1

二、土地退化 1

三、土地保护 2

第二节 土地保护学的发展历史 2

一、土壤肥力的保护 2

二、水土保持 3

三、土壤健康保护 3

四、土地生态保护 4

第三节 土地保护学的理论基础 4

一、土地保护学的土壤学基础 4

二、土地保护学的生态学基础 5

三、土地保护学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 5

四、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土地保护的影响 6

第四节 土地保护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框架体系 6

一、土地保护学的学科性质 6

二、土地保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7

三、土地保护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 7

四、土地保护学的框架结构 8

第五节 当前土地保护学的前沿研究课题 8

一、土地退化机理研究 8

二、土地退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9

三、土地退化与土地保护的经济社会学研究 9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9

五、新型土地保护技术的研究 9

第六节 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10

一、人类文明史就是改造原有的土地生态系统,建立新的土地生态系统的历史 10

二、土地保护不是消极地保持土地不变,而是积极地建立运行效率更高更稳定的土地系统 10

三、只要开发利用措施得当,就能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11

四、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用地 11

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 土地保护的基础理论 13

第一节 土地利用系统的特性和调控与管理 13

一、土地利用系统的内涵与结构 13

二、土地利用系统的影响因素 15

三、土地利用系统的特性 17

四、土地利用系统的调控与管理 18

第二节 土地保护的基本理念 19

一、生态系统平衡观 19

二、生态伦理观 21

三、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观 21

第三节 土地保护的基础理论 23

一、土壤学相关原理 23

二、生态学相关理论 25

三、土地经济学相关原理 27

四、管理学相关原理 31

五、社会学原理 32

复习思考题 33

参考文献 34

第二章 土地退化驱动力分析 35

第一节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地退化防治机制 35

一、土地利用变化 35

二、土地利用变化的表现形式 36

三、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表现形式 36

四、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退化 37

五、土地利用—环境效应—体制响应 38

六、土地利用变化的尺度特征 39

第二节 气候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39

一、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39

二、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40

三、近代气候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42

第三节 新构造运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44

一、新构造运动导致侵蚀基准面变化,影响土壤侵蚀 44

二、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土地退化的影响 44

第四节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退化的影响 45

一、开垦草原导致的土地退化 45

二、乱砍滥伐导致的土地退化 46

三、灌溉不当导致的土地退化 46

四、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退化 46

五、污染导致的土地退化 47

第五节 土地退化防治对策 47

一、基于气候变化的土地退化控制对策 47

二、进行人口控制,降低人口对土地利用的压力 48

三、基于土地产权制度的土地退化控制的对策 48

四、基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土地退化控制对策 49

五、基于文化背景的土地退化控制对策 50

六、基于技术进步的土地退化控制 50

复习思考题 50

参考文献 51

第三章 土壤水力侵蚀与土地保护 52

第一节 土壤水力侵蚀的基本概念及危害 52

一、土壤侵蚀与土壤水力侵蚀 52

二、土壤水力侵蚀的现状 53

三、土壤水力侵蚀的危害 55

第二节 土壤水力侵蚀影响因素及类型区划分 56

一、自然因素 56

二、人为因素 64

三、土壤水力侵蚀类型区 66

第三节 土壤水力侵蚀形式 68

一、溅蚀 68

二、面蚀 75

三、沟蚀 77

四、山洪侵蚀 79

五、海岸、湖岸及库岸侵蚀 81

第四节 水力侵蚀的防治措施 83

一、防治原则 83

二、防治措施 84

复习思考题 114

参考文献 114

第四章 土壤风力侵蚀与土地保护 115

第一节 风力侵蚀的表现及作用原理 115

一、荒漠化、沙漠化、沙化的概念 115

二、风力侵蚀作用原理、风沙移动规律与固沙原理 118

第二节 沙漠化的影响因素 121

一、气候因素对沙漠化的影响 121

二、地貌因素对沙漠化的影响 123

三、地质与土壤因素对沙漠化的影响 124

四、植被因素对沙漠化的影响 126

五、人为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 127

第三节 沙漠化的危害 130

一、沙漠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30

二、沙漠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131

三、沙漠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31

四、我国土地沙漠化形势 132

第四节 沙漠化防治技术措施 132

一、植物治沙技术措施 133

二、工程治沙技术措施 137

三、化学治沙技术措施 137

四、农业治沙技术措施 138

第五节 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模式 139

一、干旱绿洲区沙漠化综合防治模式 139

二、干旱沙漠边缘流沙治理的“五带一体”模式 140

三、毛乌素沙地沙漠化草地“三圈”治理模式 140

四、温带半干旱区沙漠化土地防治模式 141

五、半干旱农牧交错区沙漠化防治模式 141

六、干旱荒漠草原沙漠化综合防治模式 142

七、发展现代沙产业 143

复习思考题 144

参考文献 144

第五章 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防治 147

第一节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概念与分级 148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概念 148

二、土壤次生盐渍化分级 148

第二节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原因 149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的自然因素 149

二、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的人为因素 151

第三节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积盐特点 152

一、一般灌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153

二、盐渍土灌区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154

三、盐斑形成的原因 154

第四节 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原理和原则 156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的一般原理 156

二、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的原则 157

第五节 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技术措施 159

一、监测灌溉水质 159

二、水利工程防治措施 165

三、农业防治措施 173

四、生物防治措施 177

五、应用改良剂 178

复习思考题 179

参考文献 180

第六章 土壤的污染、酸化及其防治 181

第一节 土壤污染概述 181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 181

二、土壤环境背景值与环境容量 181

三、土壤污染物 182

四、土壤污染类型 186

第二节 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187

一、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187

二、农业改良技术 191

三、植物提取技术 193

四、生物修复技术 193

第三节 土壤酸化及其防治 196

一、土壤酸度与土壤酸化的概念 196

二、大气酸沉降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199

三、施肥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201

四、土壤酸化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204

五、土壤酸化的控制与治理 208

复习思考题 209

参考文献 209

第七章 土壤耕性恶化和养分失衡及其防治 210

第一节 土壤耕性恶化与防治 210

一、土壤耕性与耕性恶化的概念 210

二、常见的土壤耕性恶化现象 211

三、土壤耕性恶化的原因 213

四、土壤耕性恶化的危害 216

五、土壤耕性恶化的防治 217

第二节 土壤养分失衡与防治 222

一、土壤养分循环原理 222

二、土壤养分失衡问题 223

三、土壤养分退化的原因 225

四、土壤养分失衡的危害 227

五、土壤养分退化的防治 228

复习思考题 228

参考文献 229

第八章 土地复垦 231

第一节 土地复垦的产生及发展 231

一、土地复垦的产生 231

二、土地复垦的定义与内涵 231

三、土地复垦的特点 234

四、土地复垦的原则 235

五、土地复垦的意义 235

第二节 采矿塌陷土地的复垦 236

一、采煤塌陷地的产生、类型及影响 237

二、采煤塌陷地复垦利用的方式与技术概述 240

三、采煤塌陷地非充填复垦技术 241

四、采煤塌陷地充填复垦技术 243

五、采煤塌陷地复垦机械及其应用 245

六、生态农业复垦技术 249

第三节 露天开采破坏土地的复垦 250

一、露天开采对土地的破坏及其复垦利用方式 250

二、露天矿土地复垦的类型 252

三、露天矿土地复垦的方法与设备 254

四、露天矿土地复垦中土壤重构原理 255

五、露天矿排土场的复垦 256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压占与污染土地的复垦 258

一、固体废弃物类型、影响及利用处置 258

二、固体废弃物充填复垦土地利用 261

三、矸石山复垦绿化 263

四、建筑垃圾压占土地的形势及其控制 269

第五节 建设用地复垦 271

一、农村宅基地复垦 271

二、建设项目临时用地复垦 273

复习思考题 274

参考文献 274

第九章 土地保护规划 276

第一节 土地保护规划概述 276

一、土地功能与土地保护规划 276

二、土地保护规划的基本原则 277

三、土地保护规划的任务 277

四、土地保护规划的程序 278

第二节 耕地保护规划 279

一、耕地的功能 279

二、耕地数量保护 280

三、耕地质量保护 282

四、相关耕地保护规划 284

第三节 林地保护规划 286

一、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 286

二、林地保护规划 287

第四节 草地保护规划 291

一、草地的功能 292

二、草地资源评价 292

三、草地保护规划 293

第五节 湿地保护规划 294

一、湿地的形成及功能 294

二、湿地保护规划 295

第六节 自然保护区规划 296

一、自然保护区概述 296

二、自然保护区规划 298

复习思考题 299

参考文献 299

第十章 土地保护法律和政策 301

第一节 土地保护法律政策概述 301

一、制定土地保护法律政策的背景和意义 301

二、土地保护中的法律关系 302

三、制定土地保护法律政策的原则 304

四、土地保护法律政策的构成体系 305

五、土地保护法律政策的历史沿革 308

第二节 我国耕地保护法律政策 312

一、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12

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314

三、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316

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制度 317

五、生态退耕制度 318

六、集约节约用地制度 318

七、土地环境保护制度 319

第三节 我国土地生态保护法律政策 319

一、水土保持法律 319

二、森林保护法律 320

三、草原保护法律 323

四、自然保护区保护法律 326

五、土地生态保护的具体政策 328

复习思考题 329

参考文献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