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环境、相、模式的概念 1
第二节 岩相古地理学的发展简述 4
第一单元 判别环境的标志 8
第一节 流体的基本概念——有关沉积物搬运机理的基本知识 8
第二节 作为环境标志的物质成分 14
第三节 沉积岩结构的环境意义 17
第四节 原生沉积构造的成因意义 22
第五节 沉积产状的环境意义 30
第二单元 判断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 40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基本概念 40
第二节 化石的矿物成分及显微结构 45
第三节 藻类标志 46
第四节 无脊椎动物化石标志 50
第五节 遗迹化石标志 60
第六节 各沉积环境生物标志 62
第三单元 大陆环境及相模式 67
第一节 冲积扇环境及相模式 67
第二节 河流环境及相模式 71
第三节 湖泊环境及相模式 78
第四单元 三角洲环境及相模式 82
第一节 三角洲沉积作用特点 82
第二节 三角洲的沉积组合及其特征 84
第三节 古代三角洲的一般识别标志 88
第五单元 陆源碎屑海洋沉积环境 89
第一节 陆源碎屑海岸沉积环境 89
第二节 浅海陆棚沉积环境 100
第三节 深海沉积环境及相模式 103
第六单元 碳酸盐岩及沉积环境 114
第一节 碳酸盐岩的结构 114
第二节 碳酸盐岩的分类及命名 119
第三节 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特点 122
第四节 海洋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128
第五节 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及沉积相分述 142
第六节 向上变浅的浅水碳酸盐序列 154
第七单元 沉积、岩相、盆地和古地理演化过程中的成矿作用 156
第一节 概述 156
第二节 沉积演化过程与矿化富集作用 161
第三节 成岩—后生—表生成岩变化过程中控制成矿的因素 163
第四节 关于成矿模式的讨论 174
第五节 结语 176
第八单元 岩相古地理研究与编图工作方法 178
第一节 概述 178
第二节 编图工作的设计和准备 182
第三节 野外工作 183
第四节 室内工作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