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药物学总论 1
第二节 合理使用药物 4
第三节 药物的制剂和贮存 27
第四节 药品和处方管理 32
第二章 药理学 36
第一节 药理学概述 36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37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49
第三章 药品质量控制 52
第一节 概述 52
第二节 片剂 53
第三节 胶囊剂 54
第四节 注射剂 55
第五节 滴眼剂 56
第六节 栓剂 57
第七节 软膏剂 58
第八节 眼膏剂 59
第九节 颗粒剂 59
第十节 其他新剂型 60
第二篇 药剂学 63
第四章 绪论 63
第一节 药剂学的概念 63
第二节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64
第三节 药剂学的任务 65
第四节 药物剂型的分类 67
第五节 药物的传递系统 68
第五章 药剂学基本理论 70
第一节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70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73
第三节 微粒分散体系 77
第四节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79
第五节 粉体学基础 85
第六节 流变学基础 89
第七节 药物制剂的设计 91
第六章 药物剂型概述 96
第一节 液体制剂 96
第二节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104
第三节 固体制剂 113
第四节 半固体制剂 119
第七章 药物制剂的新技术和新剂型 122
第一节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 122
第二节 包合物的制备技术 123
第三节 纳米乳与亚微乳的制备技术 124
第四节 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 125
第五节 纳米粒的制备技术 126
第六节 脂质体的制备技术 129
第七节 缓控迟释制剂 131
第八节 择时与定位释药制剂 134
第九节 靶向制剂 137
第十节 经皮给药制剂 140
第十一节 生物制剂 143
第三篇 中成药各论 149
第八章 中成药的合理用药 149
第一节 中成药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149
第二节 影响中成药疗效的因素 150
第三节 中成药的用药禁忌 154
第四节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155
第五节 中成药的配伍应用 158
第九章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161
第一节 上呼吸道感染 161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 179
第三节 气管-支气管炎 189
第四节 肺部感染 200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206
第六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08
第七节 肺结核 211
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用药 213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213
第二节 稳定型心绞痛 219
第三节 心律失常 226
第四节 高血压病 231
第五节 心脏神经官能症 236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244
第一节 胆汁反流性胃炎 244
第二节 溃疡性结肠炎 250
第三节 腹泻 254
第四节 消化性溃疡 258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用药 269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269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275
第三节 尿路感染 281
第四节 泌尿系结石 290
第五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