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科技异化的相关理论及界定 5
1.1“异化”概念的由来及演化 5
1.2“异化”与“对象化”、“外化”“物化”的区别 11
1.2.1“异化”和“对象化” 11
1.2.2“异化”和“外化” 12
1.2.3“异化”和“物化” 15
1.3“异化”理论的哲学基础 17
1.3.1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17
1.3.2人与自然的统一 19
1.3.3人与人(社会)的统一 22
1.4“科技异化”与“科技负面效应”概念的区别 24
1.5“科技异化”的内涵 26
第二章 现代“科技异化”导致的不良后果 28
2.1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28
2.2对人类伦理关系的冲击 40
2.3自我失衡出现严重态势 46
第三章“科技异化”的根源 51
3.1“科技异化”根源于社会 51
3.2“科技异化”根源于工具理性的扩张 56
3.3“科技异化”根源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 63
第四章“科技异化”救治的途径 73
4.1整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救治“科技异化” 73
4.2科学发展观对“科技异化”的克制 80
4.3“和谐”思想引导走出“科技异化”困境 84
4.3.1“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和谐” 84
4.3.2利益的“协调” 87
4.3.3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 94
4.4汲取传统文化对“科技异化”的救治 95
4.4.1汲取传统文化对救治“科技异化”的意义 95
4.4.2《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96
4.4.3《周易》辩证思维与黑格尔辩证法之差异 101
4.4.4李约瑟论《周易》与中国自然科学的关系 108
4.4.5《周易》是否阻碍科学发展的论争 111
4.4.6《周易》对救治“科技异化”的意义 119
第五章《周易》的“和谐”思想及对科技发展的意义 121
5.1《周易》关于“和谐”的思想 121
5.2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的价值取向 122
5.2.1“和谐社会”可能吗? 122
5.2.2构建“和谐社会”凸现主体性 124
5.2.3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的价值取向 128
5.3《周易》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方向 130
第六章 《周易》关注人与自然关系对救治“科技异化”的启迪 133
6.1《周易》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133
6.2《周易》环境观的哲学蕴义 143
6.2.1非环境决定论 143
6.2.2非主体决定论 144
6.2.3“天人合一”环境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45
6.3《周易》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救治“科技异化”的启迪 146
第七章《周易》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对救治“科技异化”的启迪 150
7.1《周易》关于人与人之间、人自身的论述 150
7.1.1自强不息、发挥能动性 151
7.1.2“崇德广业”、遏制贪欲 152
7.1.3人有“诚”才立、求真务实 155
7.1.4“正,终吉” 157
7.1.5“不正,终凶” 158
7.1.6谨慎从事、预计后果 160
7.1.7见机而作、遵循规律 163
7.2《周易》论人与人关系对救治科技异化的启迪 165
第八章《周易》的忧患意识对抑制科技异化的启示 171
8.1《周易》的忧患意识 171
8.2对抑制科技异化的启示 172
结论 177
参考文献 178
后记 182
附录 发表的相关论文 183
技术发展冲击社会“和谐”的对策 183
《周易》对抑制“科技异化”的启示 194
抑制“科技异化”的途径 204
抑制科技发展对人类伦理关系的冲击 213
功利主义与科技异化 221
对人造危险的哲学反思 228
论哲学视野下的“人造风险”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