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学术概述 1
第一节 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
第二节 脾胃病辨证特点 25
第三节 脾胃病用药特点 33
第四节 从本脏论治脾胃病 55
第五节 “和”法在脾胃病诊治中的应用 81
第六节 “治中焦如衡”在脾胃病诊治中的应用 91
第七节 “六腑以通为用”在危重病诊治中的应用 107
下篇 医案医话 113
第一节 慢性浅表性胃炎 113
第二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 121
第三节 胆汁反流性胃炎 130
第四节 胃溃疡 134
第五节 十二指肠溃疡 138
第六节 上消化道出血 144
第七节 下消化道出血 148
第八节 功能性腹胀 152
第九节 功能性腹痛 155
第十节 神经官能性呕吐 158
第十一节 反流性食管炎 161
第十二节 胃癌 166
第十三节 肝细胞性黄疸 172
第十四节 病毒性肝炎 179
第十五节 肝硬化腹水 194
第十六节 慢性胆囊炎 201
第十七节 胆石症 208
第十八节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214
第十九节 慢性胰腺炎 219
第二十节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224
第二十一节 慢性结肠炎 232
第二十二节 溃疡性结肠炎 239
第二十三节 十二指肠壅滞症 247
第二十四节 不完全性肠梗阻 250
第二十五节 结肠癌 254
第二十六节 急性肾炎 257
第二十七节 慢性肾炎 264
第二十八节 肾病综合征 268
第二十九节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273
第三十节 冠心病 282
第三十一节 高血压病 290
第三十二节 急性支气管炎 297
第三十三节 咳嗽变异性哮喘 305
第三十四节 肺源性心脏病 313
第三十五节 糖尿病 319
第三十六节 过敏性紫癜 325
第三十七节 银屑病 329
第三十八节 面神经麻痹 333
第三十九节 中风后遗症 337
第四十节 抑郁症 340
第四十一节 陈旧性宫外孕 346
第四十二节 子宫肌瘤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