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综合风险防范科学计划 3
第1章 概要 3
第2章 挑战 6
2.1 基础理论 8
2.2 目的 10
2.3 目标 11
2.4 发现 13
第3章 研究计划 15
3.1 社会生态系统 16
3.2 转入—转出机制 18
3.3 实例:早期预警系统 20
3.4 模型与建模 21
3.5 比较案例分析 27
3.6 防范及范式 30
第4章 结果 34
4.1 专业教育 35
4.2 高级培训 35
4.3 管理风险事件 36
4.4 管理不可接受风险 37
4.5 学习如何学习 38
第5章 实施策略 40
5.1 两个项目办公室 41
5.2 预算 41
5.3 沟通 42
5.4 时间安排 42
参考文献 43
附录1 IHDP-IRG科学计划筹备大事记 50
附录2 IHDP-IRG科学计划委员会 51
附录3 与综合风险防范相关的学术术语 53
附录4 IHDP-IRG项目共同主席和项目办主任 58
下篇 综合巨灾风险防范研究 63
第6章 中国应对汶川地震灾害的经验教训与建议 63
6.1 汶川地震灾害的震情和灾情 63
6.2 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的应对 65
6.3 经验教训与建议 69
6.4 结论与讨论 72
参考文献 74
第7章 中国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经验教训与建议 75
7.1 南方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成灾原因 76
7.2 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应对 85
7.3 教训和建议 90
7.4 结论与讨论 93
参考文献 95
第8章 欧洲热浪风险防范研究 96
8.1 关注热浪灾害风险防范的研究 96
8.2 欧洲的热浪:特征、近来爆发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97
8.3 欧洲热浪应对策略 103
8.4 热浪风险防范 106
8.5 结论 115
参考文献 116
第9章 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研究 122
9.1 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的背景 123
9.2 卡特里娜飓风认识上的误区 126
9.3 总结 130
参考文献 130
第10章 中国汶川地震与唐山地震灾害应对比较研究 132
10.1 汶川地震与唐山地震灾害对比 133
10.2 地震灾害应对 136
10.3 经验与教训 139
10.4 讨论 142
参考文献 143
第11章 中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与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害应对比较研究 144
11.1 决定巨灾转入的因素 145
11.2 早期预警和应急系统的比较 150
11.3 结论 156
参考文献 157
第12章 巨灾风险防范的中国范式 158
12.1 中国应对巨灾风险的政治与制度基础 159
12.2 中国应对巨灾风险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基础 164
12.3 巨灾风险防范的“中国范式” 168
12.4 结论与讨论 170
参考文献 172
第13章 中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社区模式 174
13.1 社区综合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174
13.2 社区综合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案例分析 176
13.3 中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社区模式 179
13.4 结论与讨论 181
参考文献 183
附录 187
设立“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综合风险防范”核心科学计划建议书 187
1 重要意义 187
2 主要目标及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190
3 已有的工作基础 194
4 前期工作及时间安排 197
5 起草组名单 199
参考文献及网站 201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 204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CNC-IHDP) 205
后记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