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 1
冯煦 1
《蒿庵论词》(节录) 1
沈曾植 2
词曲用字有阴阳 3
大晟乐 3
一声叶一字 4
谱字 4
字谱昉自唐人 5
词变为曲之关键 6
芝庵论曲术语 6
胡薇元 7
《岁寒居词话》(节录) 7
林纾 9
流别论 9
吴曾祺 24
诵骚第四 24
辨体第六 25
切响第十三 26
仿古第十六 27
属对第三十八 28
《文体刍言·论辨类第一》 28
《文体刍言·序跋类第二》 31
《文体刍言·奏议类第三》 32
《文体刍言·书牍类第四》 35
《文体刍言·赠序类第五》 36
《文体刍言·诏令类第六》 36
《文体刍言·传状类第七》 40
《文体刍言·碑志类第八》 41
《文体刍言·杂记类第九》 42
《文体刍言·箴铭类第十》 43
《文体刍言·颂赞类第十一》 44
《文体刍言·辞赋类第十二》 45
《文体刍言·哀祭类十三》 46
陈衍 48
上古至周秦(节录) 49
两汉(节录) 49
唐(节录) 49
宋(节录) 50
郑文焯 50
《大鹤山人词话》(节录) 50
况周颐 52
《蕙风词话》(节录) 53
《蕙风词话续编》(节录) 56
陈锐 57
用字当知上去入 58
《东风第一枝》不宜作入声 58
清真、梦窗守律严 58
填词一义 58
词如古诗 58
宋以後无词 59
宋词如唐诗 59
柳三变纯乎其为词 59
订正《词律》 59
白石词沿旧本之误 60
陈澹然 60
选例章第三 60
论策章第六 61
书疏章第七 62
诏令章第八 63
箴歌章第九 64
张德瀛 64
《词徵》(节录) 65
王兆芳 80
释 81
解 81
故 81
传 81
微 82
注 82
笺 82
义 82
义疏 82
申义 83
口诀义 83
讲义 83
衍义 83
说 83
论 84
辨 84
驳 84
评 84
述 84
叙後叙、引 85
题辞 85
例 85
音 85
春秋 86
记 86
志书、意、典、录、说 86
录实录 86
谱牒 87
表 87
纪 87
史传 87
别传 87
自叙自述 88
史论论赞、某人曰、序、诠、评、议、述、譔、奏、史臣曰 88
攷 88
续绍 88
略 89
诀 89
鉴 89
题後後叙、书後、读某、跋 89
细草 89
原原始 90
难 90
非刺 90
反 90
广 91
补 91
拟效、学、法、倣、依、代 91
教 92
训 92
典 92
法制、宪、禁 92
册 93
命 93
令 93
制 93
诏 94
策问 94
谕 94
诰 94
誓 95
敕 95
戒儆 95
箴 95
铭 96
诔 96
哀册 96
哀辞 96
颂 97
诗歌、詠、吟 97
乐府 97
祝 97
祷祈 98
祠 98
告神 98
诅 98
盟誓载辞、载书、要言 99
契券判书、传别、莂 99
符 99
约 100
书 100
版书 100
刻石石铭、勒石 100
碑表 101
碣 101
上书献书 101
章 101
奏 102
劾弹 102
表 102
议 102
驳议 103
封事 103
疏 103
状 103
牋 104
启 104
札牒 104
劄子 104
奏策 105
对问 105
对状 105
对策 105
告白 106
奏记 106
答难 106
玺书 106
露布 107
檄 107
移书 107
列辞 107
序 108
帖 108
题署揭文、榜 108
募文 108
谒文 109
飨辞 109
吊文 109
祭 109
行状 109
墓志铭 110
挽歌 110
赞 110
赋 111
乱 111
辞 111
操 111
引 112
曲行 112
谣 112
讴 112
诵 113
七 113
九 113
设论 113
甲乙论议 113
连珠 114
回文 114
离合诗 114
集句 114
礼辞 115
联句 115
判 116
姚永朴 117
门类 117
派别(节录) 123
著述 124
告语 128
记载 131
诗歌(节录) 135
声色 136
蒋观云 142
(无题文) 142
王葆心 143
以至简之门类?括文家之制体(节录) 143
文体名义表 147
由完全三种统系可观历代之文派 149
由不完全三种统系可观历代之文派 150
由完全三种统系区别文家之家数(节录) 152
袁祖光 153
《缘天香雪簃诗话》(节录) 153
章炳麟 154
文学总略(节录) 154
正赍送(节录) 155
陈洵 158
本诗谓《三百篇》也 159
源流正变(节录) 159
严律 159
章廷华 160
《论文琐言》(节录) 160
孙德谦 160
《六朝丽指》自序 161
《六朝丽指》(节录) 161
来裕恂 169
《汉文典·文章典·文体》(节录) 169
《汉文典·文章典·文论》(节录) 192
姚华 197
述旨(节录) 198
田北湖 198
论文章源流(节录) 198
唐恩溥 200
学文绪论(节录) 200
张相 201
《古今文综》缀言(节录) 201
第一部 论著序录之属 204
第二部 书牍赠序之属 216
第三部 碑文墓铭之属 227
第四部 传状志记之属 238
第五部 诏令表奏之属 244
第六部 辞赋杂文之属 251
徐昂 259
散文与骈文 259
文体文与语体文 260
古文与时文 260
碑志 261
论说(节录) 261
序跋赠序 261
书牍 262
箴铭 263
颂赞 263
哀祭 263
辞赋(节录) 264
王国维 264
《人间词话》(节录) 265
《人间词话删稿》(节录) 266
《宋元戏曲史》自序 267
第一章 上古至五代之戏剧 268
第二章 宋之滑稽戏 275
第三章 宋之小说杂戏 283
第四章 宋之乐曲 285
第五章 宋官本杂剧段数 293
第六章 金院本名目 298
第七章 古剧之结构 301
第八章 元杂剧之渊源(节录 303
第九章 元剧之时地(节录 307
第十章 元剧之结构 309
第十一章 元剧之文章(节录) 312
第十二章 元院本 312
第十三章 南戏之渊源及时代 314
第十四章 元南戏之文章(节录) 321
第十五章 馀论 321
胡朴安 324
《读汉文记》(节录) 325
《论文杂记》(节录) 325
天僇生 326
中国历代小说史论(节录) 327
刘师培 327
《论文杂记》(节录) 328
《文说》(节录) 341
原戏 350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节录) 352
蔡桢 355
守四声并无牵强之病 355
守四声滥觞於南宋 355
初学不必守四声 356
自然与人工各占地位 357
词须熟诵 357
《水龙吟》句法 357
《河传》创自飞卿 358
《小梅花》系东山创调 358
《戚氏》为屯田创调 358
梦窗《莺啼序》(节录) 358
褚傅诰 358
文体(节录) 359
文变(节录) 359
刘咸炘 360
文学正名 360
文变论戊辰二月三十日 363
文选序说庚申 366
文体演化论辨正戊辰十月初十日作 369
传状论(节录) 370
曲论癸亥年作,辛未三月初七日修 372
《曲雅续编》序 377
蠡勺居士 377
《昕夕闲谈》小序 378
附录 379
〔日本〕遍照金刚(弘法大师) 379
《文镜秘府论》序 379
调声 380
七种韵 382
四声论 383
十体崔氏《新定诗体》开十种体,具例如後云右 386
六义 387
论对 388
《笔札》七种言句例 388
论文意(节录) 389
论体(节录) 391
论病 392
文二十八种病 392
论对属(节录) 401
〔日本〕斋藤拙堂 402
《拙堂文话》(节录) 402
《拙堂续文话》(节录)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