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
二、坚持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10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2
四、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心 15
第一讲 历史回顾篇 19
一、马克思的理论学说及其价值 19
1.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19
2.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品质 24
3.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 28
二、马克思的哲学学说及其取向 31
1.马克思主义的立论基础 31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继承 34
三、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及其运用 37
1.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的理论 37
2.马克思关于商品生产的理论 39
3.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的理论 42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价值 45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反思 48
1.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49
2.列宁主义及其理论实践 51
3.毛泽东思想及其理论继承 55
4.邓小平理论及其历史反思 59
5.“三个代表”思想及其与时俱进 64
第二讲 实践运动篇 72
一、社会主义运动与时代主题 72
1.新时期时代主题的转换 72
2.时代性转换与调整的必要性 76
3.新时期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 80
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与发展 83
1.早期社会主义运动 84
2.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与教训 85
3.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前进 88
三、欧美社会运动的未来走势与影响 91
1.欧美社会运动发生的基本前提 91
2.欧美社会运动发展的基本趋势 94
3.当代欧美社会运动的基本态势 97
4.欧美社会运动对未来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99
四、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反思 103
1.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 103
2.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 107
3.社会主义运动的挑战与展望 111
第三讲 执政经验篇 115
一、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 115
1.社会主义实践初期的执政党建设经验 115
2.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探索 120
3.新时期执政党建设任务及其展望 123
二、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与指导思想 126
1.“三个代表”思想产生的条件 126
2.“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定位 128
3.“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化要求 129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特色 131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131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继承 134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 139
四、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 144
1.中国共产党人时代精神的继承 145
2.新时期赋予时代精神的基本内容 150
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时代精神的宏扬 154
第四讲 理论丰富篇 157
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能“站得住” 157
1.中国社会主义“站得住”的根本缘由 158
2.中国社会主义“站得住”的路线基础 161
3.中国社会主义“站得住”的政治保证 163
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发展成就 166
1.新中国五十年的发展历程 166
2.新中国五十年的历史巨变 168
3.新世纪中国面临的历史使命与展望 17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174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17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果 179
3.新时期江泽民创新理论的时代特色 185
第五讲 小康社会篇 188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88
1.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188
2.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 190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19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约束 195
1.中国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 195
2.新时期制度转型的目标特征 198
3.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约束 203
三、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发展 206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 206
2.全面性为特征的理论与实践 209
四、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215
第六讲 两制关系篇 219
一、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若干问题 219
1.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219
2.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点 221
3.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223
4.关于当代资本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224
5.关于当代资本主义与新科技革命 225
6.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方法 226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挑战 228
1.当代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缘由 228
2.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231
3.早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与教训 236
4.科学地对待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239
三、当代“两制”关系问题的思考 243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243
2.列宁主义的重要经验 244
3.前苏联模式的深刻教训 247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 249
四、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发展趋势 254
1.当代资本主义实质和发展趋势 254
2.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前景 259
结束语 263
1.马克思主义的主题 263
2.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课题 265
3.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267
后记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