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的理论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凤荣主编;徐艳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5506048
  • 页数:3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理论与实践两篇。上篇偏重于土地整治理论阐述:重点阐述了坡地和低湿地开发、废弃地复垦工程的内容及其原理;论述了农地整理过程中土地产权调整的意义和科学可行的做法;简要介绍了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内容。下篇总结介绍了中国典型区域的土地整理/土地整治经验等。

绪论 1

一、历史唯物主义地看我国土地整理工作 1

二、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开展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提高产能 3

三、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开垦未利用地;但重点还是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5

四、土地整理工作必须由政府主导 6

五、解决三农问题应该是土地整治工作的根本目标 8

理论篇 13

第一章 水土保持与坡地开垦 13

第一节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13

一、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3

二、地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4

三、土壤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5

四、植被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15

第二节 坡地开垦工程措施 16

一、梯田工程 16

二、沟道工程 23

三、小型水利工程 27

第三节 坡地开垦与保护的关系 28

一、系统规划和综合开发 28

二、以人为本,合理开垦 29

参考文献 30

第二章 低湿地开垦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31

第一节 低湿地的特性 31

一、低湿地的形成 31

二、低湿地的特点 31

第二节 低湿地田间工程设计 32

一、排水系统设计战略规划 32

二、低湿地排水标准 33

三、排水工程 34

四、灌溉体系设计 41

五、灌溉和排水系统的配置形式 42

六、排水系统与灌溉系统的关系 42

七、低湿地的土质改良与熟化 43

第三节 盐渍土的水利改良 44

一、盐渍土形成条件与分布 44

二、土壤盐分对作物生长的危害 45

三、盐土的水利改良 46

第四节 低湿地开垦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48

一、低湿地对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48

二、低湿地地区是重要的农区,承载着国家的粮食安全 49

三、低湿地开垦与保护的关系 50

参考文献 51

第三章 防风治沙与风沙土开垦 52

第一节 风沙土分布及其性质 52

一、风沙土的分布 52

二、风沙土的特性 54

三、风沙土的治理原则 56

四、不同区域风沙土的整治要点 57

第二节 田间工程措施 57

一、引水拉沙(漫淤)造田工程 57

二、铲运机平沙造田 59

三、农田风沙防护林工程 60

四、风沙土灌溉工程 62

五、沙地衬膜种植工程 64

第三节 客土治沙,改良土质 66

一、风沙土客土改良法 66

二、客土工程方法 66

三、风沙土客土改良效果 68

参考文献 69

第四章 废弃地复垦 71

第一节 废弃建筑物基地的复垦 71

一、农村居民点复垦 71

二、城镇用地的复垦 72

三、工矿用地的复垦 73

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及其压占土地的复垦 73

一、固体废弃物类型 74

二、城建渣土堆和工程建设排土堆的复垦 75

三、煤矸石山的复垦 76

四、尾矿、冶金固体废弃物和化学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复垦 76

五、城市生活垃圾场的复垦 77

第三节 采煤塌陷地和窑坑的复垦 77

一、采煤塌陷地和窑坑地的特征 78

二、充填式复垦 78

三、非充填式复垦 78

第四节 污染土壤的复垦 79

一、土壤污染物及其危害 79

二 污染土壤的治理与复垦 81

参考文献 82

第五章 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再利用 84

第一节 土壤肥力与培肥 84

一、土壤肥力的概念 84

二、土壤培肥 85

第二节 不同土壤类型的有机质含量与垂直分布特征 86

一、我国不同地带的土壤类型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86

二、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 87

第三节 因地制宜移土培肥 90

一、剥离肥沃表土用以增加覆土区土壤有机质与养分含量 90

二、贫瘠的土壤也可用于增厚土层,改善作物立地条件 90

三、移土培肥要因地制宜 91

第四节 耕作层土壤剥离用于土壤培肥的施工 92

一、耕作层土壤剥离用于土壤培肥的施工工序 92

二、剥离区、覆土区的选择 93

三、施工准备 93

四、取土工程 94

五、运土工程 94

六、覆土工程 94

七、临时堆土点 95

参考文献 95

第六章 农地整治过程中的权属调整 96

第一节 农地整治过程中农地产权调整的必要性 96

一、耕作地块十分破碎,降低了耕作效率,增加了种田成本 96

二、进行农地产权调整,可以提高整治项目效益 98

三、城市化与非农就业机会增加为农地流转创造了条件 99

第二节 农地整治中的产权调整 100

一、集中新增耕地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100

二、现有农地整治中的承包经营权的调整 101

三、土地整治中慎重进行土地所有权的调整 103

第三节 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绩效评价 103

一、权属调整绩效评价的原则 103

二、权属调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04

三、农地整治权属调整绩效评价因素解释 104

四、权属调整绩效评价的方法 106

第四节 促进农地整治中权属调整与规模化经营的措施 107

一、让农民成为土地整治的主体,增加土地整治中的产权调整的可行性 107

二、明晰农地产权,完善农地权能 108

三、调整机制,优化利益分配 110

四、强化立法,健全制度基础 110

参考文献 110

第七章 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 112

第一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概念与定位 112

一、农村居民点的内涵 112

二、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内涵 112

三、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定位 113

第二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程序 113

一、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113

二、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编制的原则 114

三、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 115

四、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编制的主要成果 118

第三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编制的专题研究内容 118

一、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战略研究 118

二、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研究 119

三、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重点区域与重点项目 127

四、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方案研究 127

五、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效益评价 131

第四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134

一、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134

二、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构成要素 135

三、典型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及其要点 137

第五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39

一、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 139

二、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实施监管 140

三、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实施的经济机制 140

四、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 141

五、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实施的基础建设 142

参考文献 143

实践篇 147

第八章 西南岩溶地区农村土地整治 147

第一节 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47

一、自然条件 147

二、土地利用结构 149

三、农田状况 150

四、农村居民点状况 151

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52

第二节 农用地整治 152

一、按流域系统,搞好土地整治的宏观规划 153

二、针对整治对象,搞好农地整治的微观设计 153

三、小流域治理典型案例 155

四、石灰岩土耕地整治实例 155

第三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 156

一、深山搬迁居民点的整治 156

二、河谷保留居民点的整治 157

三、进行农民集体土地产权调整,为农村居民点整治提供产权保证 157

参考文献 158

第九章 四川盆周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整治 159

第一节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159

一、区域范围界定 159

二、地貌与水系 160

三、岩石与土壤 161

四、气候与植被 162

第二节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 163

一、川中丘陵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63

二、盆东平行岭谷与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66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 169

一、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169

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72

三、土地利用的制约因素 173

四、农用地结构与布局 174

五、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76

第四节 农用地整治模式及工程措施 180

一、农地整治模式演变 180

二、重庆农地整治工程措施 182

三、重庆农地整治的成效及问题 192

第五节 农村居民点复垦模式及工程措施 195

一、农村居民点复垦模式选择原则 196

二、农村居民点复垦模式 196

三、农村居民点复垦工程措施 199

四、对现行农村居民点复垦的简评与建议 201

参考文献 202

第十章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土地整治 205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土地利用 205

一、地貌与土壤 205

二、农业气候条件 206

三、水资源 207

四、土地利用 208

第二节 延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12

一、区域GDP及其构成 212

二、行政村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社会服务 212

三、农村居民生活状况 213

四、农村住户劳动力、从业人员和农业机械 213

五、农村住户主要收入来源情况 214

第三节 农用地整理 214

一、农地整理的方向 215

二、黄土丘陵区农地整理的模式 215

三、为种地的农民造地 219

第四节 农村居民点整理 220

一、农村居民点整理优化的原则 221

二、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几种模式 222

参考文献 224

第十一章 新疆绿洲区农村土地整治 226

第一节 自然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6

一、绿洲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特征 226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9

三、绿洲生态环境问题 230

四、土地利用 232

第二节 农用地整治 233

一、农田排水体系建设 234

二、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 235

三、农田灌溉系统建设 235

四、农用地产权制度创新,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 236

第三节 农村居民点整治 237

一、绿洲农村居民点状况 237

二、农村居民点整治优劣势分析 238

三、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模式 239

第四节 绿洲农村土地整治的战略 240

一、正确认识土地开垦,适度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240

二、将现有农用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提高质量和产能 242

三、切实加强耕地保护,适度放松建设用地指标 243

四、农村居民点整治主要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着眼 244

五、将农村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 245

参考文献 245

第十二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土地整治 246

第一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 246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条件 246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49

第二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 252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 252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用地结构和分布 252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分布状况 254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用地整治 255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耕地整治 255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宜耕土地开发整治 257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养殖水面用地优化整治 258

四、支持农地流转,集中成片农地,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 259

第四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259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三旧改造”政策 259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治 261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旧厂房用地综合整治 263

参考文献 264

第十三章 长中下平原区农村土地整理 265

第一节 区域自然地理 265

一、地理位置 265

二、地貌 265

三、水文条件 265

四、土壤状况 266

第二节 区域社会经济状况 266

一、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二三产业发达 267

二、人口总量大、密度高,文化水平较高,就业结构逐步优化 267

三、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高,但规模化经营程度有待提高 268

四、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土地整理内涵挖潜的潜力巨大 269

五、城镇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 269

第三节 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269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70

二、土地利用特点 272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273

第四节 区域农用地整理 274

一、区域农用地整理主要内容 274

二、区域农用地整理典型模式 275

三、以农用地整理带动农业综合发展 277

四、区域农用地整理典型工程 277

五、区域农用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创新 289

第五节 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 291

一、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主要内容 292

二、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典型模式 293

三、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发展特点 297

四、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典型工程——“千万工程” 297

五、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保障措施 299

参考文献 300

第十四章 北京市农田整理 303

第一节 北京城市特点与环境问题识别 303

一、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大城市 303

二、城市蔓延挤占农地绿地,环境问题突出 306

三、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市民消费能力高 309

四、后备土地资源缺乏,生态建设任务重 311

第二节 北京农田利用现状及其多功能特征 311

一、北京市农田的利用结构与空间分布 311

二、北京市农田存在的问题 314

三、北京市农田的功能 317

第三节 北京市农田整理的目标与整理分区 321

一、农田整理的目标 321

二、北京市农田整理分区 321

第四节 分区农田整理内容与田间工程建设模式 325

一、各功能区农田整理的内容 325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 326

三、农田道路及其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 327

四、田面清洁与土壤污染治理工程模式 328

第五节 实施农田整理的保证措施 329

一、编制土地整治专项规划 329

二、加大土地整理资金的保障力度 329

三、结合农业发展项目扩大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 329

四、改进土地整理的公众参与机制 330

五、加强施工与后续管理工作 330

六、促进农地流转,为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 331

参考文献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