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编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形成与终结 3
第1章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历史前提 3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主义经济的混合体 3
第二节 野蛮的、军事官僚式的帝国 6
第三节 具有鲜明俄罗斯特色的文化传统 12
第2章 十月革命胜利与早期苏维埃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 18
第一节 十月革命胜利与苏维埃国家的诞生 19
第二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设想 27
第三节 早期苏维埃国家的政治制度 30
第四节 列宁晚年对苏维埃政治体制改革的设想 49
第3章 苏联政治制度模式的形成与定型化 56
第一节 斯大林与苏联政治制度模式的形成 56
第二节 苏联政治制度模式的基本特征 64
第4章 赫鲁晓夫对苏联政治制度模式的改革 79
第一节 赫鲁晓夫改革的基础 79
第二节 政治分权的初步探索 87
第5章 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倒退 99
第一节 政治保守的理论基础 99
第二节 政治改革的表面文章 102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倒退 105
第四节 持不同政见运动的涌动 117
第6章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转向分权政治体制 123
第一节 苏共十九次代表会议与分权政治体制改革方案 123
第二节 民主派进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29
第三节 权力向苏维埃转移 135
第7章 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分权政治制度框架的确立 140
第一节 苏共中央2月全会与实行多党制 140
第二节 总统制的设立与分权政治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145
第8章 苏共垮台与苏联政治制度模式的终结 149
第一节 苏共的蜕变与衰落 149
第二节 苏共垮台与苏联政治制度模式的终结 155
第二编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模式的确立与剧变 167
第9章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模式的历史前提 167
第一节 落后的经济 168
第二节 不成熟的议会民主制 173
第10章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模式的确立 182
第一节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183
第二节 人民民主政治模式的思想与实践 192
第三节 接受斯大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 207
第11章 东欧社会主义各国政治制度模式的基本内容 230
第一节 人民民主宪法 23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宪法 239
第三节 政党制度 244
第12章 东欧国家的政治改革与困境 261
第一节 苏共二十大与东欧改革的第一个高潮 262
第二节 1968年“布拉格之春”及其夭折 281
第三节 “发达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287
第四节 政治改革与政治困境 292
第13章 苏联政治制度模式在东欧的剧变 305
第一节 政治反对派的形成 306
第二节 政治多元化和共产党沦为在野党 310
第三节 东欧国家政治制度模式的剧变 328
第三编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探索与前进 335
第14章 以俄为师: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建立 335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历史前提 336
第二节 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立 342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及运行机制 354
第15章 曲折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调整 362
第一节 中共对政治制度模式改革的最初尝试 362
第二节 中共对政治体制调整的失误 373
第三节 “文革”时期:政治体制的倒退 381
第16章 稳健前进:中国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改革 390
第一节 “八一八旋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准备 390
第二节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398
第三节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403
第四节 改革人民代表选举和干部管理制度 407
第五节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13
第六节 健全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 418
第七节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民主化的探索 423
第四编 越南朝鲜古巴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建立与改革 435
第17章 越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历史考察 435
第一节 越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初步建立 435
第二节 越南第一部宪法和社会主义改造 441
第三节 越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确立 445
第四节 越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调整改革 452
第18章 朝鲜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历史考察 458
第一节 朝鲜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458
第二节 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政治模式 462
第三节 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与调整 470
第19章 古巴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的历史考察 479
第一节 古巴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479
第二节 古巴社会主义实践和政治模式特点 483
第三节 苏东剧变后古巴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改革探索 489
主要参考书目 495
重要名词索引 502
后记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