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2
1.3 研究内容 15
1.4 研究目标 17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1.6 采用的方法 17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18
第2章 调水区概况 19
2.1 自然概况 19
2.2 社会经济概况 36
2.3 小结 43
第3章 调水河流下游河道水力几何形态分析 44
3.1 概述 44
3.2 横断面水力几何关系 46
3.3 沿程水力几何形态关系变化规律 67
3.4 横断面特点 68
3.5 断面河相关系 70
3.6 河道横向稳定性 71
3.7 小结 73
第4章 调水河流径流补给来源的初步分析 74
4.1 概述 74
4.2 灰色系统理论 75
4.3 同位素水文学方法 78
4.4 调水河流径流补给来源分析 91
4.5 小结 96
第5章 调水河流河道内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97
5.1 概述 97
5.2 数据资料 98
5.3 研究方法 99
5.4 泥渠河地表水资源的变化特征 102
5.5 气候因子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108
5.6 小结 115
第6章 调水河流径流序列的分形特征及其趋势分析 117
6.1 概述 117
6.2 分形理论 118
6.3 数据资料 124
6.4 河流流量序列的分形特征分析 125
6.5 河流流量序列的趋势分析 130
6.6 小结 133
第7章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介绍 134
7.1 水文学方法 134
7.2 水力学方法 138
7.3 栖息地方法 143
7.4 综合方法 145
7.5 小结 146
第8章 生态水力半径模型 148
8.1 基本概念 148
8.2 模型的构建 150
8.3 应用实例 155
8.4 小结 159
第9章 调水河流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计算及分析 161
9.1 断面的选择 161
9.2 典型年的选取及数据资料准备 162
9.3 Tennant法 166
9.4 湿周法 175
9.5 生态水力半径模型 182
9.6 输沙需水量的计算 207
9.7 小结 213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215
10.1 结论 215
10.2 展望 216
参考文献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