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研究意义 1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状况回顾 3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7
四、研究有所前进的方面 26
五、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27
第一章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 31
第一节 新中国工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要求 31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新中国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选择 31
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对农业提出的要求 34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40
一、党对新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 40
二、党探索新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曲折 44
三、党探寻克服困难的途径与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起 45
第三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的开拓 48
一、“三五”计划的调整和大寨成为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48
二、对大寨精神的宣传与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正式发动 54
第二章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曲折历程 58
第一节 “文革”前各地农村的学大寨运动 58
一、各地农村学大寨运动概况 58
二、各地农村学大寨情况简评 61
第二节 “文革”前期走偏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67
一、动荡局面中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67
二、“左”的农村政策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相互交织 70
第三节 跌宕起伏中发展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75
一、1970年8月至1973年底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76
二、“批林批孔”运动中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81
三、邓小平主持整顿中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82
四、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再次“左”转 88
第四节 从高潮走向结束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89
一、“文革”结束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90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其结束 94
第三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大寨典型和昔阳县学大寨评析 99
第一节 对大寨典型的评析 99
一、大寨的经济和社会建设获得长足进步与发展 100
二、大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成效 105
三、大寨的领导班子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111
四、大寨典型存在缺陷和错误 116
第二节 昔阳县学大寨评析 118
一、昔阳县学大寨的好做法及取得的成绩 118
二、昔阳县学大寨存在的偏差 121
第四章 对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基本评价 129
第一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积极作用 129
一、从多方面促进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29
二、一定程度地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143
三、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 150
四、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154
第二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偏差及其消极影响 157
一、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和急于变革生产关系 157
二、在农业发展比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 161
三、在对待典型和推广典型经验方面存在偏差 164
第五章 农业学大寨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172
第一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172
一、高度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前提 172
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制度依托 176
三、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动力 178
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组织保证 183
五、弘扬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大寨精神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184
第二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 189
一、照搬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些方法发展生产力 189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方法简单划一 192
三、不加分析地宣传和推广大寨经验 197
第三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197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198
二、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199
三、从多方面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证 200
四、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05
五、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207
结束语 209
一、当年的大寨为改革开放后的大寨留下了什么 209
二、在人民公社体制下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历史局限 214
附录 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其相关情况大事记(1945-1993年) 222
参考文献 231
后记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