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吴文化的诞生 1
第一节 吴文化的源头之一: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的江南土著文化 2
一、旧石器时代的江南土著文化——江南原始人类遗址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 2
(一)南京猿人的发现 3
(二)三山岛旧石器地点的发现 4
二、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氏族聚落及其文明递进 4
(一)马家浜文化类型遗址 6
(二)崧泽文化类型遗址 7
(三)良渚文化类型遗址 8
第二节 吴文化的源头之二: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 10
一、关于周族部落 11
二、周族部落在黄帝世系中的位置 13
三、黄帝世系的文化意义 14
第三节 吴文化的诞生及早期吴文化的特点 16
一、泰伯南奔与勾吴立国——吴文化的诞生 16
二、早期吴文化的特点 17
(一)特点之一:文化的包容性 18
(二)特点之二:在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冲突与融汇中,吴文化处在交点的位置 20
第二章 吴地经济与科技 27
第一节 吴地的农耕蚕桑 27
一、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27
二、秦汉六朝时期 29
三、隋唐宋时期 30
四、元明清时期 33
第二节 吴地的工商业 35
一、先秦时期的吴地工商业 35
二、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吴地工商业 36
三、明清时期的吴地工商业 39
四、近代吴地经济社会的转型 41
第三节 吴地的科技 42
一、先秦时期的吴地科技 42
二、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吴地科技 44
三、唐宋元明时期的吴地科技 45
四、清代的吴地科技 48
五、清末民初吴地近代科技的诞生 49
第三章 吴地教育 52
第一节 吴地教育 52
一、吴地教育发展历史 52
(一)隋唐之前吴地教育兴起 52
(二)唐宋时期吴地教育兴盛 54
(三)明清时期吴地教育繁盛 55
(四)吴地新式教育出现和发展 55
二、吴地府学 57
(一)府学概述 57
(二)苏州府学 58
(三)常州府学 59
(四)南京府学 60
(五)镇江府学 60
三、吴地书院 61
(一)书院教育概述 61
(二)苏州著名书院 62
(三)南京著名书院 63
(四)常州著名书院 64
(五)东林书院及其他 64
四、教育兴盛与吴地社会生活 65
(一)吴地教育兴盛的原因 65
(二)吴地教育与社会文化 66
(三)吴地——院士之乡 67
第二节 吴地科考 67
一、科考制度发展沿革 67
(一)隋唐时期科考制度肇创 67
(二)宋元明清科考制度完善 68
(三)清末时科考制度废止 68
二、吴地科考 69
(一)吴地科考发展概述 69
(二)吴地科考兴盛的原因 71
(三)江南贡院 72
三、吴地科考状元名家 73
(一)吴地科考名家 73
(二)吴地状元名家 74
第三节 吴地刻书与藏书 75
一、吴地刻书及特点 75
(一)吴地刻书历史 75
(二)吴地刻书特点 78
(三)吴地刻书大家 79
二、吴地藏书及特点 80
(一)吴地藏书历史 80
(二)吴地藏书特点 80
(三)吴地藏书大家 82
第四章 吴地文学 85
第一节 汉魏六朝吴地文学 85
一、概述 85
二、名家名作 87
(一)陆机:“太康之英”开创新风 87
(二)张翰:“莼鲈之思”达士楷模 89
(三)刘勰:《文心雕龙》成就显赫 91
第二节 唐宋时期吴地文学 93
一、概述 93
二、名家名作 97
(一)李绅:悯农诗千古传诵 97
(二)李煜:一江春水诉哀愁 98
(三)范仲淹:“先忧后乐”彪炳千秋 99
(四)范成大:田园诗谱写新乐章 101
第三节 明清近代吴地文学 103
一、概述 103
二、名家名作 108
(一)高启:追求自由写诗篇 108
(二)归有光:家庭散文见真情 109
(三)冯梦龙:通俗文学影响深 111
(四)吴伟业:梅村一卷足风流 112
(五)曾朴:谴责小说创新意 114
第五章 吴地戏曲 116
第一节 概述 116
一、吴地方言与戏曲 116
二、吴地戏曲品种与分布 117
(一)苏剧 117
(二)沪剧 118
(三)滑稽戏 119
(四)吴歌 119
第二节 昆曲 120
一、昆曲的诞生与传承 121
(一)昆曲的诞生 121
(二)沈璟:昆曲大众化 123
(三)李玉:昆曲的雅俗共赏 124
二、昆曲艺术特点 125
三、昆曲代表剧目 127
第三节 评弹 127
一、评弹发展概貌 127
(一)柳敬亭 128
(二)王周士 129
二、常用表演技巧 130
(一)说 130
(二)噱 131
(三)弹 131
(四)唱 132
三、书目与流派 132
(一)书目 132
(二)艺术流派 133
第四节 锡剧 133
一、锡剧起源与发展 133
(一)乾嘉时期 133
(二)同场戏阶段 134
(三)上海发展时期 134
(四)新中国成立后 135
二、锡剧的艺术特征 136
第六章 吴地书画与工艺 138
第一节 吴地的绘画艺术 138
一、吴地绘画的历史沿革 138
(一)初创期——汉代至宋代 138
(二)高峰期——元代至明代中期 140
(三)传承期——明代后期至近代 141
二、吴地绘画的文化艺术特征 143
(一)文人气息的隐逸风格 143
(二)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144
(三)注重人品、文品与画品的统一 145
三、吴地绘画名家名作 146
(一)顾恺之 146
(二)黄公望 146
(三)沈周 147
(四)文徵明 147
(五)唐寅 148
(六)董其昌 149
(七)恽格 149
第二节 吴地的书法篆刻艺术 150
一、吴地书法艺术发展概况 151
(一)第一次高潮(汉魏六朝) 151
(二)第二次高潮(唐宋时期) 151
(三)第三次高潮(明代) 153
(四)第四次高潮(清代) 154
二、吴地篆刻艺术发展概况 155
(一)秦汉时期 155
(二)唐宋元时期 155
(三)明代 156
(四)清代 157
三、吴地书法篆刻名家名作 157
(一)陆机与《平复帖》 157
(二)陶弘景与《瘗鹤铭》 157
(三)“癫狂草圣”张旭 158
(四)“超逸绝尘”的米芾 158
(五)吴中才子祝允明 159
(六)印家之祖文彭 159
第三节 吴地的工艺美术 160
一、桃花坞木版年画 160
二、苏州刺绣 161
三、南京云锦 162
四、苏州缂丝 163
五、宜兴紫砂陶器 163
六、吴地泥塑 165
七、常州梳篦 166
八、其他工艺美术 166
第七章 吴地园林 168
第一节 吴地园林发展概述 169
一、春秋时期:吴地园林的发轫 170
二、魏晋时期:吴地园林的发展 171
三、唐宋时期:吴地园林的成熟 172
四、明清时期:吴地园林的兴盛 173
第二节 吴地园林的特点及园林理论研究 174
一、吴地园林的特点 175
(一)以私家园林为代表 175
(二)将自然美与艺术美有机结合 175
(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完美的居住条件相结合 177
二、园林理论研究 178
第三节 吴地园林拾翠 179
一、帝王宫苑:南京瞻园 179
二、城市山林:镇江“三山” 180
三、野趣盎然:无锡鼋头渚和寄畅园 182
四、园林精华:苏州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183
(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亭 183
(二)“五复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狮子林 184
(三)“是亦拙者之为政也”:拙政园 185
(四)“但留风月伴烟梦”:留园 187
第八章 吴地方言 189
第一节 吴方言概述 189
一、吴方言的历史沿革 190
二、吴方言的通用范围及分区 191
(一)苏州片 191
(二)常州片 191
三、吴方言的语言特征 192
第二节 吴方言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93
一、评弹 193
二、昆曲 194
三、吴歌 194
四、吴方言与评弹、昆曲、吴歌的关系及保护措施 195
第三节 苏州方言 196
一、苏州方言的特征 197
二、苏州方言的现状调查 200
三、苏州方言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205
四、苏州方言的保护措施 210
第九章 吴地民俗 215
第一节 生活习俗 215
一、饭稻羹鱼 215
(一)主食稻米 215
(二)佐餐鱼虾 217
(三)船点船菜 219
二、吴服美饰 219
(一)儿童服饰 220
(二)男子服饰 220
(三)妇女服饰 220
三、民居建筑 221
(一)临水枕河 221
(二)深宅大院 222
(三)建宅习俗 223
四、舟楫桥梁 223
(一)门泊东吴万里船 223
(二)画桥三百映江城 224
第二节 礼仪习俗 225
一、婚嫁礼俗 225
(一)请帖“纳吉” 225
(二)允盘“纳征” 225
(三)择日“请期” 226
(四)暖床铺床 226
(五)“发妆”求吉 226
(六)“带亲”迎娶 226
(七)开面上笄 226
(八)拜堂成亲 227
(九)洞房花烛 227
(十)祭祖、“待新人” 227
(十一)喝喜酒、闹新房 227
(十二)分朝、回门 227
二、生育礼俗 228
(一)求孕、怀孕 228
(二)催生 228
(三)报生、送喜 228
(四)开奶、洗三 229
(五)满月剃头 229
(六)命名、寄名 229
(七)抓周 230
(八)留发 230
三、寿诞礼俗 230
第三节 岁时习俗 231
一、正月十五闹花灯 231
二、二月十二赏花朝 232
三、四月十四轧神仙 232
四、五月端午祭子胥 233
五、八月十八游石湖 234
主要参考文献 235
后记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