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绪论 3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3
第一节 刑事诉讼 3
一、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3
二、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4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 5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属性 5
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6
三、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根据 8
四、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10
五、刑事诉讼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12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学 14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14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 15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17
第一节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17
一、外国古代刑事诉讼法 17
二、外国近现代刑事诉讼法 19
第二节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21
一、中国古代刑事诉讼法 21
二、清末的刑事诉讼法 24
三、民国时期的刑事诉讼法 24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诉讼法 25
第三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 30
第一节 刑事诉讼目的 30
一、刑事诉讼目的的含义 30
二、刑事诉讼的惩罚犯罪目的 30
三、刑事诉讼的保障人权目的 31
四、刑事诉讼中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关系 31
第二节 刑事诉讼价值 33
一、刑事诉讼价值的含义 33
二、刑事诉讼的公正价值 34
三、刑事诉讼的效率价值 35
四、刑事诉讼中公正与效率的关系 35
第三节 刑事诉讼结构 36
一、刑事诉讼结构的含义 36
二、刑事诉讼结构的基本类型 37
三、刑事诉讼的“双重结构”理论 37
四、中国刑事诉讼的结构 38
第四节 刑事诉讼职能 38
一、刑事诉讼职能的含义和分类 38
二、三种基本诉讼职能的相互关系 39
第五节 刑事诉讼行为 40
一、刑事诉讼行为的含义 40
二、刑事诉讼行为的分类 40
三、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要件 42
第六节 刑事诉讼条件 43
一、刑事诉讼条件的含义和意义 43
二、刑事诉讼条件的分类 44
三、刑事诉讼条件的判断 45
四、欠缺刑事诉讼条件的法律效果 45
第七节 刑事诉讼客体 46
一、刑事诉讼客体的含义 46
二、刑事案件的单一性 47
三、刑事案件的同一性 47
第二编 总论 53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53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53
一、人民法院 53
二、人民检察院 56
三、公安机关 57
四、其他专门机关 58
第二节 刑事诉讼参与人 59
一、刑事诉讼参与人的概念和分类 59
二、当事人 60
三、其他诉讼参与人 66
第五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70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70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功能 70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 72
第二节 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73
一、程序法定原则 73
二、无罪推定原则 75
三、司法独立原则 76
四、控审分离原则 78
五、控辩平等原则 78
六、辩护原则 79
七、迅速及时原则 80
八、禁止重复追究原则 81
第三节 中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82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82
二、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 83
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 84
四、依靠群众原则 84
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85
六、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86
七、专门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86
八、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88
九、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88
十、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 89
第六章 管辖与回避 93
第一节 管辖制度 93
一、管辖概述 93
二、立案管辖 93
三、审判管辖 96
第二节 回避制度 99
一、回避制度概述 99
二、回避的种类 100
三、回避的适用人员与理由 100
四、回避的程序 101
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 104
第一节 刑事辩护 104
一、刑事辩护的概念和意义 104
二、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105
第二节 刑事代理 112
一、刑事代理的概念和意义 112
二、刑事代理的分类 113
第八章 强制措施 116
第一节 强制措施概述 116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特征 116
二、强制措施与其他相关法律措施的区别 116
三、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118
第二节 拘传 119
一、拘传的概念和特征 119
二、拘传的适用程序 120
第三节 取保候审 121
一、取保候审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121
二、取保候审的方式 122
三、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123
四、取保候审的程序 124
五、取保候审的期限 126
第四节 监视居住 126
一、监视居住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126
二、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 128
三、监视居住的程序 129
四、监视居住的期限 130
第五节 刑事拘留 131
一、刑事拘留的概念和特征 131
二、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 131
三、刑事拘留的程序 132
四、刑事拘留的期限 134
第六节 逮捕 134
一、逮捕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134
二、逮捕的权限 137
三、逮捕的批准、决定和执行程序 137
四、羁押必要性的持续审查 140
五、逮捕的撤销和变更 141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 143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143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143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 143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144
一、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144
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145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判 146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146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 148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救济程序 150
第四节 对被害人的国家救助 151
一、被害人国家救助的概念和意义 151
二、救助范围和标准 152
三、救助程序 152
第十章 期间与送达 154
第一节 期间 154
一、期间的概念与确定依据 154
二、期间的计算 154
三、期间的耽误与恢复 155
四、公安司法机关办案的法定期间 156
第二节 送达 157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157
二、送达的方式和程序 158
第三编 证据论 163
第十一章 刑事诉讼证据 163
第一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和属性 163
一、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163
二、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165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 166
一、物证 166
二、书证 167
三、证人证言 168
四、被害人陈述 169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170
六、鉴定意见 171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172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174
第三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理论分类 176
一、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176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177
三、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177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178
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 179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79
二、传闻证据规则 183
三、意见证据规则 184
四、品格证据规则 185
五、补强证据规则 186
第十二章 刑事诉讼证明 189
第一节 刑事诉讼证明概述 189
一、刑事诉讼证明的概念和意义 189
二、刑事诉讼证明的分类 190
第二节 证明对象 190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和意义 190
二、证明对象的范围 191
第三节 证明责任 192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 192
二、证明责任的承担 194
第四节 证明标准 195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 195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196
第五节 证明程序 197
一、证据的收集 197
二、举证、质证和认证 198
第四编 程序论 205
第十三章 立案程序 205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和意义 205
一、立案的概念 205
二、立案的意义 205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206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 206
二、立案的条件 209
第三节 立案程序和立案监督 210
一、立案程序 210
二、立案监督 213
第十四章 侦查程序 216
第一节 侦查程序概述 216
一、侦查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216
二、侦查的原则 217
三、侦查的构造 219
第二节 侦查行为 220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221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 223
三、勘验、检查 224
四、搜查 227
五、查封、扣押物证、书证 228
六、鉴定 229
七、通缉 230
八、辨认 231
九、技术侦查 232
第三节 侦查终结 233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和意义 233
二、侦查终结的条件 233
三、侦查终结的程序 234
四、侦查羁押期限 234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236
一、人民检察院的侦查权限 236
二、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后的处理 237
第五节 补充侦查 237
一、补充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237
二、补充侦查的种类和形式 237
第六节 侦查监督 239
一、侦查监督的概念和意义 239
二、侦查监督的范围 240
三、侦查监督的途径和措施 240
第十五章 刑事起诉 243
第一节 刑事起诉概述 243
一、刑事起诉的概念和意义 243
二、刑事起诉的原则 244
第二节 审查起诉 246
一、审查起诉的概念和意义 246
二、对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初步审查和受理 246
三、审查起诉的内容 247
四、审查起诉的程序 248
五、审查起诉的期限 251
六、审查起诉后的处理 251
第三节 提起公诉 252
一、提起公诉的概念和条件 252
二、起诉书的制作 252
三、起诉书以及证据材料的移送 253
四、公诉变更 254
第四节 不起诉 255
一、不起诉的概念 255
二、不起诉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256
三、不起诉的程序 258
第十六章 刑事审判概述 262
第一节 刑事审判的概念和意义 262
一、刑事审判的概念 262
二、刑事审判的意义 262
第二节 刑事审判原则 263
一、审判公开原则 263
二、直接、言词原则 264
三、集中审理原则 265
第三节 刑事审判组织 265
一、刑事审判组织的概念 265
二、刑事审判组织的种类 266
第四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 268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268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适用范围 268
三、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条件 269
四、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和培训 269
五、人民陪审员审理案件的程序 271
第五节 审级制度 273
一、审级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273
二、我国的审级制度 273
第六节 刑事裁判 274
一、刑事裁判的概念和种类 274
二、刑事裁判的成立 276
三、刑事裁判的生效和效力 276
第十七章 第一审程序 278
第一节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278
一、庭前审查 278
二、庭前准备 280
三、法庭审理程序 281
四、法庭秩序 287
五、审判障碍 288
六、庭审笔录 289
七、审理期限 289
第二节 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290
一、提起自诉的条件和程序 290
二、自诉案件的受理、审查程序 291
三、自诉案件审理程序的特点 291
第三节 简易程序 293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293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293
三、简易程序的特点 294
第十八章 第二审程序 298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298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298
二、第二审程序的特点 298
三、第二审程序的功能和意义 299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300
一、上诉、抗诉的主体 300
二、上诉、抗诉的理由 301
三、上诉、抗诉的期限 302
四、上诉、抗诉的方式和程序 303
第三节 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304
一、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审查 304
二、第二审案件的审理方式和程序 305
三、第二审案件的裁判 307
四、上诉不加刑原则 309
五、对查封、扣押、冻结在案财物的保管和处理 311
第十九章 死刑复核程序 313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概述 313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313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313
第二节 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314
一、死刑核准权及其沿革 314
二、报请核准程序 317
三、核准程序 318
第三节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320
一、报请核准程序 320
二、核准程序 320
第二十章 审判监督程序 322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322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322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 323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323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 323
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324
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 326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327
一、重新审理的程序 327
二、重新审理后的案件处理 329
三、重新审判案件的期限 330
第二十一章 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332
第一节 执行程序概述 332
一、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332
二、执行的根据和机关 332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333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333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 335
三、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缓刑判决的执行 336
四、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判决的执行 337
五、罚金、没收财产判决的执行 338
六、无罪判决和免除刑罚判决的执行 340
七、社区矫正的执行 340
八、驱逐出境的执行 342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程序 343
一、死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变更 343
二、暂予监外执行 345
三、减刑和假释 347
四、对新罪、漏罪和申诉的处理 348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判决裁定执行活动的监督 349
一、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死刑的监督 349
二、人民检察院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 349
三、人民检察院对减刑、假释的监督 350
四、人民检察院对其他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 350
第二十二章 特别程序 352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352
一、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方针和原则 352
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案组织 353
三、强制措施的适用 353
四、社会调查制度 354
五、合适成年人制度 355
六、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356
七、审判程序 360
八、前科封存制度 360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361
一、和解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361
二、和解协议书的形成 363
三、对达成和解协议案件的处理 363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364
一、适用条件 364
二、没收申请的提出 365
三、一审程序 366
四、救济程序 366
第四节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367
一、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 367
二、强制医疗的决定程序 367
三、对强制医疗决定的救济程序 368
四、强制医疗的执行和解除 368
五、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监督 368
第五节 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适用特殊情况假释的核准程序 369
一、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核准程序 369
二、适用特殊情况假释的核准程序 370
第二十三章 刑事赔偿 372
第一节 刑事赔偿概述 372
一、刑事赔偿的概念和意义 372
二、我国刑事赔偿制度的发展历程 372
第二节 刑事赔偿的范围 373
一、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373
二、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374
第三节 刑事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 375
一、刑事赔偿的方式 375
二、刑事赔偿的计算标准 376
第四节 刑事赔偿的程序 378
一、刑事赔偿请求人 378
二、刑事赔偿义务机关 378
三、刑事赔偿的提起时间 379
四、刑事赔偿的先行处理程序 379
五、刑事赔偿复议程序 380
六、刑事赔偿决定程序 380
七、刑事追偿 383
第二十四章 涉外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与刑事司法协助 385
第一节 涉外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385
一、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 385
二、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特有的原则 385
三、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专门规定 388
第二节 刑事司法协助 392
一、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和意义 392
二、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 392
三、刑事司法协助的依据 392
四、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 393
五、刑事司法协助的程序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