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篇 3
第一章 “盛德大业,至矣哉”——《周易》之道:创造之道 3
一 “道”向物质——精神双重创造意义的转换 4
二 《易经》之“自然宗教”意识与《易传》之“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8
三 “变通”——创造之道的核心内蕴 15
第二章 “称名也小,取类也大”——《周易》的符号象征 21
一 符号象征的形成 22
二 符号象征的特殊品格 28
三 符号象征的奇妙变奏 35
第三章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周易》的审美意识 42
一 自然美的折射与发挥 42
二 以阳刚美为主轴的审美观念系列 49
三 美之利与功:“化成天下” 55
第四章 “物相杂,故曰文”——《周易》孕育的文学观念 59
一 “观”、“感”、“情”与“精义入神” 60
二 “文”、“辞”、“象”与“立象以尽意” 67
三 “志”、“气”与“刚柔有体” 73
第五章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周易》的文学思维 79
一 从形象思维到意象思维 80
二 “范围天地之化”的隐喻思维 85
三 广阔深邃的联想与想象思维 94
第六章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周易》的情理品位 103
一 深沉的忧患意识 104
二 真实的爱恶之情 110
三 睿智的理性精神 116
第七章 “修辞立其诚”——《周易》的语言艺术 124
一 简古清丽的《易经》语言 125
二 灵动洒脱的《易传》语言 134
三 《系辞传》中的语言理论 142
第八章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周易》中的古代诗歌 148
一 卦、爻辞中所引远古的谣、谚 149
二 原始诗歌的风貌、特色 155
三 卦爻辞诗歌与《诗经》 163
内篇 171
第一章 “有心之器,其无文欤”——人文精神与中国文学 171
一 “人文”观念的历史发展 172
二 中国文学的人文精神 178
三 人文精神的新思考 189
第二章 “原道心以敷章”——“自然之道”与文学本原 196
一 《文心雕龙》之前的文学本原论 197
二 “自然之道”——刘勰的文学本原本体论 204
三 “自然之道”的文学表现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