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植物的传染性病害 5
第一节 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物 5
一、病原物的主要类群 5
二、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9
第二节 病原物的致病因子 12
一、植物成分降解酶 12
二、微生物毒素 14
三、激素 18
四、其他致病因子 20
第三节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23
一、侵染过程分期 23
二、几种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26
第四节 病植物的生理变化和症状 29
一、病植物的生理变化 29
二、病植物的症状 31
第五节 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 34
一、病害发生规律 34
二、病害的防治 36
主要参考文献 37
第二章 植物抗病性及其类别 42
第一节 植物的抗病性 42
第二节 植物抗病性的类别 44
一、非寄主抗病性与寄主抗病性 44
二、定性抗病性与定量抗病性 46
三、被动抗病性与主动抗病性 47
四、小种专化抗病性与非专化抗病性 49
五、主效基因抗病性与微效基因抗病性 50
六、垂直抗病性与水平抗病性 51
七、诱导抗病性 52
八、转基因抗病性 53
九、持久抗病性 53
十、植物对病毒的抗病性 54
主要参考文献 55
第三章 植物的被动抗病性因素 59
第一节 物理的被动抗病性因素 59
一、植物体表形态和结构 59
二、木栓化组织 61
三、木质化组织 61
四、其他物理抗病因素 61
第二节 化学的被动抗病性因素 62
一、天然抗菌物质 62
二、植物溢泌物质 65
三、植物的营养成分和其他因素 65
主要参考文献 68
第四章 植物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71
第一节 物理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71
一、细胞壁改变的相关物理因素 71
二、维管束阻塞和其他变化 75
三、细胞骨架的变化 76
第二节 化学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77
一、过敏性反应 78
二、植物保护素 84
三、发病相关蛋白和抗菌蛋白 89
四、植物防御酶 92
五、植物对病原菌毒素的解毒作用 95
主要参考文献 96
第五章 植物的避病性和耐病性 104
第一节 植物的避病性 104
一、时间避病 104
二、空间避病 105
第二节 植物的耐病性 105
一、耐病性的特点 105
二、植物的耐病机制 107
三、耐病品种的鉴定和利用 108
主要参考文献 109
第六章 植物的诱导抗病性 111
第一节 诱导抗病性的类型、诱导因子和表达特点 111
一、诱导抗病性的概念和类型 111
二、系统诱导抗病性的诱导因子 113
三、系统诱导抗病性的表达特点 116
第二节 系统诱导抗病性的机制和系统信号 120
一、系统诱导抗病性的机制 120
二、系统诱导抗病性的信号传递 125
第三节 商品化学诱抗剂及其应用 127
主要参考文献 130
第七章 植物抗病性与病原物致病性的遗传 137
第一节 植物抗病性的遗传 137
一、植物定性抗病性的遗传 137
二、植物定量抗病性状的遗传 142
三、细胞质对抗病性的影响 149
第二节 病原菌致病性的遗传 150
一、病原真菌的有性重组试验 150
二、病原菌致病性遗传特点 152
第三节 基因对基因学说 154
主要参考文献 158
第八章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相关基因与防卫信号传递 161
第一节 植物抗病性相关基因 161
一、植物抗病基因 161
二、防卫反应基因 172
第二节 病原物致病性相关基因 172
一、病原物的无毒基因 172
二、病原细菌的hrp基因和dsp基因 176
三、病原细菌的Ⅲ型泌出系统及其效应子蛋白质 178
四、病原真菌的致病基因 181
第三节 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的识别和防卫信号传递 182
一、植物免疫系统 182
二、识别模型 184
三、防卫信号传递 188
主要参考文献 194
第九章 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抗病性 202
第一节 植物转基因技术 202
一、目的基因的克隆 202
二、植物基因转化载体系统的构建 204
三、植物遗传转化系统 207
四、外源基因整合和表达检测 210
五、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有效表达和安全性 212
第二节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 221
一、利用来源于病毒的基因 221
二、利用非病毒来源的基因 235
第三节 抗真菌和细菌病害的基因工程策略 237
一、利用植物抗病基因和病原菌的无毒基因 237
二、利用信号传递和防卫反应相关基因 240
三、利用抗菌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246
主要参考文献 247
第十章 病原菌群体毒性监测 257
第一节 生理小种的概念和生理小种鉴定 257
一、生理小种的概念与其缺陷 257
二、生理小种的鉴定方法 259
第二节 病原菌群体毒性分析 261
一、毒性分析方法 262
二、毒性频率计算方法 262
第三节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原菌的毒性监测 263
一、小麦条锈病菌 263
二、小麦秆锈病菌 264
三、小麦叶锈病菌 266
四、水稻白叶枯病菌 267
五、稻瘟病菌 269
六、玉米大斑病菌 271
七、玉米小斑病菌 273
八、棉花枯萎病菌 274
九、棉花黄萎病菌 275
主要参考文献 276
第十一章 病原物毒性变异 282
第一节 病原真菌毒性变异体的来源 282
一、毒性变异体的产生 282
二、毒性变异体的迁移与遗传漂变 294
第二节 病原菌的寄生适合度 295
一、寄生适合度的基本概念和测定方法 296
二、小麦锈菌的寄生适合度 298
第三节 品种选择作用 301
一、定向选择和“稳定”选择 301
二、病原菌群体毒性变化的基本模式 304
第四节 植物病毒的变异 305
主要参考文献 308
第十二章 持久抗病性与抗病品种的持久度 314
第一节 品种抗病性变异的原因 314
一、品种抗病性本身的变化 314
二、环境条件的影响 315
三、病原菌小种的变化 315
第二节 持久抗病性的概念和实例 319
一、持久抗病性的概念 319
二、持久抗病性实例 319
第三节 品种抗病性的持久度 324
一、曾士迈论述 324
二、Parlevliet分析 325
三、McDonald和Linde模型 328
四、Garcia-Arenal和McDonald对植物病毒的分析 329
第四节 延长品种抗病性持久度的途径 330
一、改进育种策略 330
二、合理使用抗病品种 335
主要参考文献 338
第十三章 植物抗病性的鉴定 343
第一节 抗病性鉴定的基本要求 343
第二节 抗病性鉴定方法 344
一、抗病性鉴定的主要类型 344
二、接种技术和田间试验设计 348
第三节 病情调查和抗病性分级评定 352
一、病情定性分级 352
二、病情定量分级 353
三、抗病性级别划分 357
第四节 慢病性的鉴定方法 359
一、基本概念 359
二、品种的慢病性鉴定 360
主要参考文献 362
第十四章 植物抗病种质资源 365
第一节 抗病种质资源的类型 365
一、地方品种资源 365
二、外引品种资源 366
三、亲缘植物 368
四、抗病育种中间材料 370
第二节 抗病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研究和创新 371
一、抗病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371
二、抗病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 373
三、抗病种质资源的遗传学研究 375
四、抗病种质资源的改造和创新 382
第三节 稻、麦主要病害的抗病基因资源 385
一、稻瘟病与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资源 385
二、小麦锈病和白粉病抗病基因资源 390
主要参考文献 399
第十五章 植物抗病育种 407
第一节 植物抗病育种概述 407
一、抗病育种的进展和问题 407
二、抗病育种的目标 410
第二节 抗病育种的基本途径 411
一、引种 411
二、系统选种 412
三、常规杂交育种 413
四、远缘杂交和染色体工程 418
五、杂种优势利用 421
六、诱变育种 423
第三节 生物技术育种 424
一、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425
二、细胞工程抗病育种 426
主要参考文献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