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玉米需水生物学特征 1
第一节 玉米生长发育与土壤水分 2
一、播种期 2
二、苗期 3
三、拔节期 4
四、抽穗期 5
五、灌浆期 6
第二节 适宜土壤水分 7
一、土壤水分与玉米生理活动过程 7
二、关于适宜土壤水分指标 8
第二章 夏玉米需水量与需水规律 10
第一节 夏玉米需水量 11
一、夏玉米需水量及其空间变化 11
二、夏玉米产量与需水量关系 12
第二节 夏玉米需水规律及需水敏感期 14
一、夏玉米需水规律 14
二、夏玉米需水敏感期与敏感指数 16
第三章 夏玉米灌溉制度与农田水分管理 18
第一节 夏玉米灌溉制度 19
一、河南省夏玉米灌溉制度 19
二、夏玉米农田水分管理 20
三、灌水定额与计算 26
第二节 高产夏玉米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与灌溉实例 27
一、夏玉米高产田栽培措施与农业气象条件 27
二、高产夏玉米需水量、需水规律、水分生产率 29
三、夏玉米高产田的农田土壤水分变化与管理 32
第三节 夏玉米栽培中的农艺节水技术 35
一、固体水对夏玉米出苗的影响 35
二、夏玉米高效节水型种植模式 36
三、小麦、夏玉米垄作一体化栽培技术要求 36
四、深耕技术的节水效果 37
五、秸秆还田与覆盖保墒技术 38
第四章 玉米地面灌溉节水技术 39
第一节 地面节水灌溉分类 40
一、地面灌的优缺点 40
二、地面灌种类 44
第二节 科学沟畦灌溉方法 45
一、沟畦长宽规划 45
二、节水型沟畦灌水技术 48
第三节 波涌灌溉方法 51
一、波涌灌溉特点 51
二、波涌灌主要方式 54
三、波涌沟畦灌水参数的确定 54
第四节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方法 56
一、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特点 56
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管网布置 57
三、低压管道设计 57
四、设计水压 58
第五节 覆膜地面灌水技术 59
一、覆膜地面灌溉特点 59
二、覆膜灌水参数 60
三、覆膜灌水方法 62
第六节 激光平地在地面灌中的节水效果 64
一、激光平地系统 64
二、激光平地节水效果 64
第五章 玉米喷灌节水技术 67
第一节 喷灌特点 68
一、适用不同地形 68
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68
三、不板结土壤 68
四、增产增收 68
第二节 喷灌系统组成与设备 69
一、喷灌系统组成 69
二、喷灌主要设备与辅助设备 70
第三节 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78
一、喷灌系统规划设计基础资料准备 79
二、大中型喷灌机喷灌规划设计 79
三、小型移动式、半固定式、固定式喷灌系统田间规划设计 92
四、喷灌工作制度 98
第四节 玉米喷灌中注意事项 99
一、喷灌系统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99
二、喷灌系统的启动 99
三、喷灌系统的正常运行 100
四、灌溉期结束后的保养 100
第六章 玉米滴灌节水技术 101
第一节 滴灌特点 102
一、节水高产 102
二、自动化省工 102
三、滴灌缺点 103
第二节 滴灌系统组成 103
一、滴灌系统类型 103
二、滴灌设备 105
第三节 滴灌规划设计简介 108
一、基本资料收集 108
二、系统规划布置 108
三、滴灌参数计算与首部设备选择 112
第四节 不同滴灌灌水器选型与布置 118
一、滴灌器设计参数 118
二、不同滴灌末级田间管道与滴头布置形式 120
第五节 滴灌系统运行与设备保养 121
一、滴灌系统的运行 121
二、滴灌系统主要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123
第七章 灌溉渠系节水措施 125
第一节 渠系防渗措施规划基本参数 126
一、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126
二、渠系防渗措施规划指标 127
三、防渗类型选择参考 128
第二节 提高渠系防渗能力的主要措施 129
一、对原有土质渠系进行改造 129
二、加强渠系建筑物管理与维护 131
第三节 渠道衬砌防渗类型与结构 132
一、砌石防渗 132
二、混凝土衬砌防渗 133
三、沥青混凝土衬砌防渗 135
四、膜料防渗 136
第四节 渠道防渗设计计算 138
一、防渗渠道断面计算 138
二、防渗结构设计 142
第五节 低压管道输水 145
一、低压管道输水系统组成 145
二、田间管道埋设结构方式 145
三、管道输水附属设备 147
第八章 玉米农田排水 150
第一节 涝灾产生与危害 151
一、作物生长最佳水环境 151
二、农田过湿水环境对作物生长的危害 152
三、涝灾产生种类 152
四、涝灾危害程度 154
第二节 涝灾治理措施 155
一、涝灾治理主要措施 155
二、排水出口类型 156
三、田间排水沟类型 157
第三节 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简介 158
一、排水规划设计原则与标准 158
二、排水区规划布局 160
三、自排排水系统设计 161
四、末级田间排水沟间距设计 162
五、机排排水设计简介 164
第九章 灌溉水环境保护 174
第一节 水环境组成与现状 175
一、水源环境 175
二、输水环境 175
三、农田水环境 176
四、土壤水环境 176
第二节 水环境污染与保护 178
一、水源水环境污染 178
二、灌溉水污染 179
三、土壤污染 180
四、地下水污染 180
第三节 农田水环境承载能力 181
一、水环境容量 181
二、灌溉水环境承载力 184
第四节 水环境治理 185
一、编制水环境治理规划 185
二、城镇污水治理方法 186
三、农村污水处理 186
四、农田水环境治理 189
五、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法 193
第十章 灌溉现代化 196
第一节 灌溉现代化与水利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197
一、农业现代化 197
二、水利现代化 199
三、中国灌溉现代化与农业、水利现代化的关系 20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灌溉现代化 202
一、中国灌溉特点 202
二、灌溉现代化内涵 205
第三节 自动化与智能灌溉 207
一、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 207
二、自动化灌溉系统种类 208
三、智能灌溉系统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