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
一、经济飞速增长 1
二、城市化速度加快 3
三、城市空间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8
四、人口流动频繁 11
五、城市贫困问题凸显 14
六、原有社会制约规范(道德、法律、文化等)逐渐解体 21
七、犯罪率的螺旋式上升 22
第二节 关于广州 25
一、遍地都是黄金的城市 26
二、流动的城市 26
三、“巧克力”城 27
四、城中村:繁华背后的伤口 27
五、中国最没有安全感的城市 28
第三节 街道与社区 30
一、街道 30
二、社区 31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挑战 33
第二章文献回顾 35
第一节 现代化、经济与犯罪 35
一、现代化与犯罪 35
二、经济与犯罪 36
第二节 城市空间结构解组与犯罪研究综述 41
第三节 社会解组研究综述 47
一、早期理论 48
二、社会解组理论的复兴 49
三、对社会解组理论研究现状的批判性总结 51
第三章 研究设计 53
第一节 基本概念 53
一、社会解组 53
二、社会公平 54
三、社会歧视 55
四、社会资本 56
五、社会秩序 57
六、社会控制 57
七、社会隔离 57
八、社会排斥 58
九、凝聚力 58
十、信任 58
十一、恐惧 59
第二节 研究构想与研究方法 59
一、研究构想 59
二、研究方法 62
第四章 城市空间结构解组与犯罪 64
第一节 广州的点状分布模式 64
一、资料来源和研究范围 64
二、犯罪空间分布特征 66
第二节 关于研究方法上的缺陷的论证 74
一、新闻采集方法能够反映出一定的现实规律 74
二、人口职业分布特征对《都市报》报道案件密度分布特征的印证 76
三、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对《都市报》报道案件密度分布特征的印证 78
四、城中村和犯罪弧形带分布特征对《都市报》报道案件密度分布特征的印证 80
第五章 基于三种类型社区的比较研究——田野调查地点概述 83
第一节 解组社区——以S村为例 84
一、S村概况 84
二、职业情况 87
三、住和吃 89
第二节 正在解组社区——以T小区为例 91
一、T小区概况 91
二、职业情况 94
三、住和吃 95
第三节 未解组社区——以Q小区为例 96
一、Q小区概况 96
二、职业情况 97
三、住和吃 98
第六章 基于三种类型社区的比较研究——实证分析 99
第一节以S村为例 99
一、工作和失业 99
二、婚姻和家庭 101
三、居民稳定性和族群异质性 105
四、社会公平 107
五、社会资本 111
六、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 112
七、社会隔离和社会排斥 114
八、凝聚力、信任和恐惧 115
九、传统、道德和信仰 117
十、语言 119
第二节以T小区为例 120
一、工作和失业 120
二、婚姻和家庭 124
三、居民稳定性和族群异质性 125
四、社会公平 127
五、社会资本 130
六、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 132
七、社会隔离和社会排斥 135
八、凝聚力、信任和恐惧 136
九、传统、道德和信仰 138
十、语言 140
第三节以Q小区为例 141
一、工作和失业 141
二、婚姻和家庭 143
三、居民稳定性和族群异质性 143
四、社会公平 144
五、社会资本 146
六、社会秩序和社会控制 146
七、社会隔离和社会排斥 147
八、凝聚力、信任和恐惧 148
九、传统、道德和信仰 149
十、语言 151
第七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152
第一节 结论 152
一、经济与犯罪 152
二、文化冲突与共生 152
三、标签、歧视与小区归属感 153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56
附录 159
附录1:新闻采集案例选例 159
附录2:以街道为单位的案件数量表 162
附录3:以白云区为例的人口、面积和案件密度表 164
附录4:访谈大纲 165
附录5:访谈记录选例 170
附录6:访谈分析过程选例 184
参考文献 189
后记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