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与党组织工作手册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范平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红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511137X
  • 页数:4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十六大及十六大党章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党建实际,特别是针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实际工作的特点,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和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规范、相关制度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工具用书。

(上卷) 3

第一篇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总体要求 3

第一章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 3

第一节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 3

一、深刻理解十六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 3

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

三、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必须实现的基本要求 12

第二节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14

一、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 14

二、按照党的基本路线要求加强党的建设 16

三、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进行党的建设 17

四、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 19

第三节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 20

第四节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大力加强党的建设 23

一、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 23

二、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24

三、努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25

四、坚持“两个务必”,牢记庄严使命 26

第二章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 30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30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2

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42

第二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3

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44

二、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44

三、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45

四、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 45

五、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46

第三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6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46

二、新形势下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7

三、必须立足本国实际,继承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48

四、必须加强优秀精神产品的创作生产 49

第四节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0

一、最重要的是实现、发展和维护好人民利益 50

二、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53

第五节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指导实践 55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的必然性 55

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57

第三章 按照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搞好党的建设 66

第一节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66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 66

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67

第二节 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68

一、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 68

二、新世纪新阶段要认真进行党的先进性教育 69

第三节 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71

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意义 71

二、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水平 76

三、突出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建理论的新发展 79

四、加强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 80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提高能力和水平的理论武器 82

第四章 按照新党章要求,全面做好党的各项工作 84

第一节 新党章中重大问题的理解和要求 84

第二节 新党章对党员提出的要求 126

第三节 新党章关于党的组织制度的新要求 130

第四节 新党章对党的基层组织的要求 132

第五节 新党章对党的各级干部的新要求 140

第六节 新党章对各级纪检工作的新要求 142

第七节 新党章对党组的新要求 145

第八节 新党章关于党旗党徽的规定 148

第九节 全党要认真学习贯彻新党章 151

第二篇 新世纪新阶段新课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57

第一章 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课题 157

第一节 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57

第二节 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59

一、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 159

二、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162

三、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163

第二章 党领导发展、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能力 165

第一节 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165

第二节 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167

一、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是执政党的必然要求 167

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168

三、实现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基本要求 169

第三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 170

一、坚持以人为本 171

二、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建立有效体制机制 171

三、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171

四、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 171

五、重视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171

六、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72

第四节 坚持改革方向,站在时代前列领导谋划改革 173

一、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173

二、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 174

三、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174

四、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75

五、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关系 175

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76

第五节 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76

一、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 176

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77

第六节 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和方式 178

一、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178

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 180

第三章 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183

第一节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83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183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85

三、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6

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87

第二节 依法治国,提高依法执政水平 188

一、依法执政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88

二、按照依法执政的要求,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89

第三节 改革、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190

一、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90

二、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有效途径 191

第四节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192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192

二、首先要加强党的监督 193

三、对权力运行全过程进行监督 194

四、把党内、党外监督结合起来 194

第五节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195

一、提高党执政能力的重要要求 195

二、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 196

三、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的任务 197

第四章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198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98

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198

二、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99

第二节 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200

一、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是时代的要求 200

二、推进理论创新要正确把握几种关系 200

三、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政策取向 201

第三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202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2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环节 203

第四节 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204

一、引导新闻媒体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04

二、增强舆论引导的吸引力、感染力 204

三、积极开展舆论监督 205

四、加强和改进互联网新闻宣传,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206

第五节 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206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206

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207

第六节 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208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208

二、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 209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干部群众识别封建迷信及伪科学的能力 209

第五章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11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1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21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 21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 212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212

第二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社会环境及政策 213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社会环境 213

二、制定政策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利益关系 214

第三节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活力 215

一、从认识上、体制上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条件 215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216

第四节 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17

一、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对党执政能力的考验 217

二、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要全面认识、正确处理 218

第五节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220

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220

二、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221

第六章 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国际事务的能力,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23

第一节 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223

一、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水平 223

二、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对外方针政策,掌握处理国际事务主动权 224

三、全面认识和把握国际因素对我国的影响 226

第二节 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226

一、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226

二、全面提高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227

三、贯彻全民办国防的方针,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228

第七章 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30

第一节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230

第二节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230

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230

二、抓好人才队伍的建设 231

第三节 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232

一、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232

二、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232

三、制定科学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 233

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的执政意识和整体素质 233

第四节 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34

一、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34

二、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235

三、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 237

第五节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从制度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38

一、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238

二、不断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提高党执政的水平和能力 239

第三篇 新世纪新阶段新要求——党员先进性教育 243

第一章 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性修养 243

第一节 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43

一、只有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43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244

三、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 245

第二节 加强党性修养,体现时代要求 246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性修养 246

二、党性修养要体现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247

三、党性修养,要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 247

四、党性修养要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248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党的庄严使命而奋斗 249

第一节 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胜利的保证和党员先进性的源泉 249

一、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员的应有的理想信念 249

二、为实现党的庄严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252

第二节 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253

一、立足本职岗位,力争一流效绩 253

二、埋头工作,默默奉献 253

三、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254

第三节 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256

一、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256

二、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才能坚定理想信念 257

三、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258

第三章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经受考验,拒腐防变 259

第一节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 259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 259

二、坚持党性原则和讲政治的根本要求 260

三、共产党员,尤其领导干部的一切言行都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62

第二节 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62

一、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对党执政地位的严峻考验 263

二、新世纪新阶段,仍然要坚持做到“两个务必” 263

三、要增强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64

第三节 党员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265

一、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党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法律 265

二、党的执政地位决定党员必须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 266

三、共产党员要不断加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266

第四章 戒骄戒躁,求真务实,改进作风 268

第一节 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带头抵制歪风邪气 268

一、作风正才能形象好、得民心 268

二、要努力培养和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268

三、带头与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作斗争 270

第二节 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员应有的品格 271

一、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271

二、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根本依据和根本要求 272

第四篇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 277

第一章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277

第一节 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77

第二节 新世纪新阶段思想理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任务 278

一、当前思想理论建设的必然性 278

二、当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主要任务 280

三、加强理论学习,改进学习方法 283

第三节 党员干部要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 286

第四节 切实改进学风,努力推进理论创新 287

一、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 287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289

三、努力推进理论创新 293

第五节 全面系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 298

第二章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组织建设 300

第一节 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300

一、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300

二、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301

三、重大问题要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 303

四、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304

第二节 坚持党要管党,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层 306

一、党要管党,干部是关键 306

二、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和奋发有为的领导层 308

第三节 切实做好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工作 309

一、学习和贯彻十六大对基层党组织的要求 309

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在各项工作中 310

三、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11

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311

五、切实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312

第四节 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贯彻落实 315

第三章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作风建设 319

第一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319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320

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21

三、在全党形成求真务实的风气 322

第二节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 325

一、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25

二、高度重视学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326

三、要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 327

四、推动学习的制度化,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 328

第三节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29

一、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对党员干部的要求 329

二、联系群众的本质要求 330

三、从制度和方法上解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332

第四节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 333

一、建立和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333

二、各级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338

三、必须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 340

第五节 严守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 341

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尤其是党的政治纪律 341

二、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党的纪律 343

三、反对自由主义,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343

四、党员既要遵纪又要守法 345

第六节 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 346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基本要求 346

二、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 348

三、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 349

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要依靠群众 350

五、从源头上加大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351

第七节 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 352

一、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 352

二、从管理体制和制度上反对享乐主义 354

第八节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356

一、必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356

二、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干部管理方法 358

三、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机制 359

四、把干部作风方面的表现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361

五、从制度上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361

第五篇 全面加强党员和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367

第一章 积极进行发展新党员的工作 367

第一节 申请入党人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67

一、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367

二、撰写自传和汇报思想 369

第二节 党组织要引导发现入党对象 370

一、要通过宣传、表率作用引导群众向党靠拢 370

二、建立申请入党人档案和登记表 371

三、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 371

四、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373

五、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进行考察 373

第三节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 374

一、党组织指定培养联系人 374

二、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经常性的培养教育 374

三、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定期考察和管理 375

四、确定发展对象的时间和程序 376

五、政治审查的内容和方法 377

六、对发展对象的集中培训工作 379

第二章 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380

第一节 接收预备党员的程序和制度 380

一、确定入党介绍人 380

二、严肃、认真地填写《入党志愿书》 381

三、接收预备党员前的准备工作 382

四、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的程序和事项 383

第二节 预备党员的审批程序和制度 385

一、支部大会决议与有关材料上报审批 385

二、党委(党总支)对入党材料和程序进行审查 386

三、县级党委组织部审核 387

四、党委派人同发展对象谈话 387

五、党委审批 388

第三节 预备党员的管理教育和考察 389

一、支部应对预备党员加强管理 389

二、预备党员举行入党宣誓的程序和要求 390

第四节 预备党员转正的程序和制度 392

一、对预备党员要进一步教育和考察 392

二、预备党员转正申请和支部讨论决议 393

三、上级党组织审批程序和要求 396

第三章 进行党员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398

第一节 党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398

第二节 党员的义务和责任 399

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 399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00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401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完成党的任务 401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言行一致 402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决同腐败现象做斗争 402

七、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403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403

第三节 党员的权利与维护 404

一、有参加党的会议,阅读党的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404

二、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讨论的权利 405

三、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的权利 405

四、有批评和检举的权利 405

五、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06

六、有申辩和辩护的权利 406

七、有保留和向上级反映不同意见的权利 407

八、有请求、申诉、控告和要求答复权 407

第四节 正确处理党员义务与权利的关系 408

一、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 408

二、党员要正确行使党员权利 409

三、党组织要切实保障党员的权利 409

第五节 党员的行为规范 410

一、党员行为规范的内涵和实质 410

二、党员行为规范相关内容 411

三、共产党员党性和行为规范的统一 413

第四章 新世纪新阶段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14

第一节 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是新阶段先锋模范作用的体现 414

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14

二、新阶段共产党员要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414

第二节 新阶段各行业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 415

一、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415

二、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416

三、机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417

四、事业单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417

五、街道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418

六、“窗口行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 418

第三节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表现的具体形式 419

一、“创先争优”活动 419

二、党员目标管理 419

三、党员责任区 420

四、党员联系户 421

五、党员主题实践活动 422

第五章 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423

第一节 民主评议党员的方法原则和内容 423

一、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原则 423

二、民主评议党员的基本内容 423

三、民主评议党员的方法步骤 424

四、党员评议和党员鉴定 424

五、民主评议党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25

第二节 对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表彰 426

一、党内表彰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条件 426

二、党内表彰的权限、程序和办法 427

第三节 不合格党员及其处理 428

一、不合格党员 428

二、不合格党员的组织处理程序和界限 428

三、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的方针和方式 429

第四节 民主评议党员应注意的问题 430

一、预备党员的民主评议 430

二、民主评议党员材料的处理 431

三、正确对待不合格党员 431

四、正确对待党员退党问题 431

第六章 切实抓好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433

第一节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433

第二节 党员流动前个人(单位)的要求及事项 433

一、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的要求 433

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 434

三、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党组织报告 435

四、党组织对外出的党员要进行行前教育 435

第三节 党员流动后本人(单位)的要求及事项 436

一、流动党员要主动与外出所在地党组织取得联系 436

二、党组织不得拒绝接收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 436

三、党组织要支持党员的合理流动 436

四、流动党员要遵守国家规定和合同 437

五、党员外出期间要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37

六、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和单位要建立党组织 437

第四节 流动党员管理中的其他问题 438

一、流动党员参加选举问题 438

二、流动党员参加民主评议问题 438

三、流动党员中的预备党员转正问题 438

四、妥善解决党员流动中的争议问题 438

第七章 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 440

第一节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和原则 440

一、《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程序 440

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原则 440

三、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要从班子建设的整体要求出发 445

四、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 446

五、各级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 447

第二节 党政领导的选拔任用条件 448

一、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448

二、对高级干部提出的主要要求 449

三、认真把握领导干部的任职资格 450

第三节 民主推荐领导干部人选 455

一、民主推荐的方式和程序 455

二、民主推荐的票数统计 455

三、确定考察对象的原则和方式 456

四、个人推荐和组织推荐 456

第四节 做好干部的考察工作 457

一、干部考察的要求 457

二、干部考察的具体程序和内容 458

三、干部考察方法 459

四、干部考察材料的内容和要求 460

五、对考察人员的要求 461

第五节 搞好酝酿工作 462

一、搞好酝酿工作的要求 462

二、干部双重管理的考察、酝酿工作 464

第六节 讨论决定干部人选 466

一、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 466

二、向上级呈报请示的手续及要求 467

第七节 干部的任职 468

一、领导干部任职前的公示制度 468

二、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 469

三、干部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 470

四、党政领导职务的任职时间 471

第八节 依法推荐、提名和民主协商 471

一、依法推荐和依法提名 471

二、党委推荐,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命、决定任命 473

三、党委提名、政府任命 473

四、民主协商 474

第九节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 474

一、干部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474

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要求 475

三、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中的笔试、面试 476

第十节 干部的交流、回避制度 476

一、干部的交流制度 476

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 477

第十一节 干部的免职、辞职、降职 478

一、领导干部免职制度 478

二、领导干部辞职制度 479

三、领导干部降职制度 480

第十二节 干部纪律和监督制度 481

一、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纪律 481

二、不准以领导圈阅的形式和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 481

三、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 482

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482

五、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制度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