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通史 宋辽金元卷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炳照,李国均,阎国华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303157303
  • 页数:42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宋初儒家教育思想的复苏 1

第一节 范仲淹、李觏的教育思想 2

一、范仲淹的教育思想 2

二、李觏的教育思想 11

第二节 胡瑗、孙复、石介的教育思想 18

一、胡瑗的教育思想 19

二、孙复、石介的教育思想 27

第三节 欧阳修、苏轼的教育思想 34

一、改科举与兴官学 34

二、疑古精神与尊儒立场 37

三、读书与作文 42

第二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 47

第一节 周敦颐的教育思想 47

一、论人性和教育作用 48

二、论教育目的 50

三、论道德教育 51

四、论教学 57

五、论教师 60

第二节 邵雍的象数学中的教育思想 60

一、“以道经世”的教育目的论 61

二、论教育作用 62

三、“观物”的认识论及求知过程 64

四、论教学内容 67

五、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71

六、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75

七、关于教师与师生关系 79

八、关于家庭教育 80

第三节 张载的教育思想 81

一、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81

二、论教育目的和任务 82

三、论知识的来源和分类 85

四、论教学内容和教材 89

五、论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92

六、论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00

第四节 程颢、程颐、杨时及洛学的教育思想 105

一、论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 106

二、论知识的来源和认识过程 113

三、论教材和教学内容 120

四、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122

第五节 王安石荆公新学的教育思想 129

一、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129

二、荆公新学的形成 135

三、荆公新学的人才观 138

四、荆公新学的教育观 147

五、荆公新学教育思想的地位和影响 155

第三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发展 162

第一节 书院教育与南宋理学教育思想 162

一、南宋理学和书院教育结合的原因 163

二、理学对书院教育思想的影响 168

三、理学对书院组织制度的影响 172

四、书院对理学教育思潮的促进 178

第二节 胡宏、张栻及湖湘学派的教育思想 182

一、湖湘学派源流 182

二、胡宏的教育思想 186

三、张栻的教育思想 195

第三节 吕祖谦及婺学学派的教育思想 207

一、吕祖谦与婺学学派 207

二、教育目的、教育作用观 209

三、道德教育思想 213

四、教学内容 222

五、论学习、读书方法 224

第四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集大成:朱熹及闽学的教育思想 229

第一节 朱熹的教育基本理论 230

一、人性论和教育的作用 230

二、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的 233

三、明人伦和培养“醇儒” 235

四、教育的阶段与内容 238

第二节 朱熹的德育论 243

一、德育的首要地位 243

二、德育的基本内容 244

三、德育的过程 247

四、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249

第三节 朱熹的教学论 256

一、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256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258

三、教学组织形式 260

四、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261

五、读书方法 266

第四节 闽学的发展与分化 270

一、闽学的发展 270

二、闽学的分化 276

第五节 朱熹及闽学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80

第五章 陆九渊及象山学派的教育思想 286

第一节 陆九渊的教育基本理论 286

一、明理、立心 287

二、先立乎其大者 291

三、明辨义利 293

四、做堂堂的一个人 297

第二节 陆九渊的德育论 300

一、存养 301

二、剥落 305

三、减担 306

第三节 陆九渊的教学论 309

一、自立自得 311

二、师友辅导 313

三、优游读书 316

四、致疑切思 319

第四节 朱陆教育思想之争 321

一、易简与支离 321

二、尊德性与道问学 325

第五节 杨简等对陆学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29

一、教育思想之渊源 330

二、心性论与教育作用观 332

三、关于“六经皆心学”的教学观 336

第六章 陈亮、叶适及事功学派的教育思想 341

第一节 陈亮的教育思想 341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342

二、教人“做人”的教育目的 344

三、实理实学的教育内容 346

四、教育方法和学风 349

第二节 叶适的教育思想 351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351

二、“造士使之俊秀”的教育目的 353

三、考订历史、注重世用的教育内容 355

四、教育方法和学风 358

第三节 事功学派与朱陆学派教育思想的分歧 360

一、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分歧 360

二、教育内容的分歧 364

三、教学原则与方法的分歧 367

第七章 元代理学教育思想的承继与演化 371

第一节 元初教育及元好问、耶律楚材的教育思想 373

一、元初教育的演变 373

二、元好问的教育思想 375

三、耶律楚材的教育思想 380

第二节 赵复、许衡等北方学者弘扬理学的教育思想 384

一、赵复的教育思想 385

二、许衡的教育思想 388

第三节 吴澄、金履祥等南方学者的教育思想 396

一、论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培养目标 397

二、论教育的个体功能 401

三、识见天理的方法论——尊德性与道问学 403

四、论道德修养 407

五、论教学原则方法 411

结语 415

人名与专业术语索引 421

参考文献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