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节 问题之提出 1
第二节 各章大义 5
第一章 传世本《文子》成书考 7
第一节 传世本《文子》之来源 7
一、袭自《淮南子》 7
(一)传世本《文子》凡文句见于《淮南子》者,皆不见于竹简《文子》,且竹简《文子》成句者亦无一与《淮南子》同 8
(二)《淮南子》乃众宾客共论所知之作,其来源大致可从文中得其线索,唯《文子》则莫能察 16
(三)从征引之史事及典籍言 18
(四)《淮南子》全书有其思想体系,传世本《文子》则拼凑之迹显然 21
二、其他 23
(一)〈道原〉第十章,「所谓大寇伏尸不言节」至「无名以为用」一节 25
(二)〈精诚〉第十三章,「大道无为」章 25
(三)〈精诚〉第二十一章,「名可强立」章 25
(四)〈九守〉守弱章,「天下公侯以天下一国为家」至「与人同情而异道,故能长久」一节 26
(五)〈符言〉第三章,「无为名尸」章 26
(六)〈符言〉第四章,「时之行」章 27
(七)〈符言〉第六章,「一言不可窮也」章 27
(八)〈符言〉第七章,「人有三死」章 28
(九)〈符言〉第二十三章,「人之情心服于德」章 28
(十)〈符言〉第二十七章,「人有顺逆之气于心」章 28
(十一)〈符言〉第三十章,「得万人之兵」章 29
(十二)〈上德〉第五章,「鼓不藏声故能有声」章 29
(十三)〈微明〉第十六章,「以不义而得之」章 29
(十四)〈自然〉第一章「清虚者」章,第三章「天地之道」章,第七章「帝者有名」章 31
(十五)〈自然〉第六章,「古之善为君者法江海」至「往而复反」一节 31
(十六)〈自然〉第十一章,「所谓天子者」章 31
(十七)〈上仁〉第十一章,「古之为君者」至「不重用兵也」一节 32
(十八)〈上仁〉第十二章。「主与之以时」至「道无为而无不为也」一节 33
第二节 传世本《文子》成书于东汉之季 34
第二章 竹简《文子》之作者及成书时代考 41
第一节 依讬之作 42
第二节 成书于战国后期 53
一、仁义礼圣知观念与马王堆帛书〈五行〉比较 57
二、五兵与马王堆帛书《十六经·本伐》比较 60
三、与《孝经》比较 62
四、屡用「传曰」字语,与《荀子》关系密切 64
五、从「道德」一词连用之情形观察 64
六、「欲化久乱之民」有明显时代性 65
第三章《文子》思想析论 69
第一节 天道观 70
一、道之性质 70
二、道之创生 71
第二节 政治观 74
一、执政者应有之修为 74
(一)具听闻与虚静之能力 75
(二)谦退之品格 77
二、治国原则 79
(一)无为 79
(二)得民 81
(三)道德为治天下之本,兼辅以仁、义、礼、智 82
(四)强调道德之治,亦不排斥用兵 85
第四章《文子》思想与黄老学说之关系 89
第一节 黄老学说述略 89
第二节《文子》思想之特征 95
一、以道论为主,且吸收各家学说之君人南面之术 95
(一)阴阳家之说 96
(二)儒、墨之说 96
二、《文子》之核心观念与黄老学说契合 100
(一)尚「因」 101
(二)重「积」 102
(三)天地鬼神并列之模式 104
结语 107
第一节为《文子》定其思想史之地位,应以竹简《文子》为主要依据 107
第二节《文子》思想虽缺乏原创性,然道、儒合流之现象则须留意 108
附录 111
附录一 传世本《文子》袭《淮南子》便览 111
附录二《太平御览》引《文子》辑录 169
附录三《文选》注引《文子》辑录 175
引用书目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