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西方历史上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考察 2
三 中国历史上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考察 8
四 研究阿多诺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1
第一章 物化的社会:一种关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素描 14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5
第二节 阶级与阶级意识的新形式 21
第三节 极权主义的经济与国家干预——兼论与波洛克国家资本主义的比较 23
第四节 同一性与交换原则 29
第五节 物化与“整体被管制的社会” 36
第二章 一种思辨的理论:阿多诺的社会观 44
第一节 一种超越个体的抽象观念抑或个人与社会之间辩证的中介 45
第二节 一种描述性抑或功能性的观念 48
第三节 一种可理解抑或不可理解的观念 51
第四节 一种静态抑或动态的范畴 54
第三章 一种社会的领悟:阿多诺的个人观 59
第一节 “个人”观念的形成:对康德“先验主体”的超越 60
一 资产阶级“个人”观念的形成 60
二 对康德“先验主体”的超越 65
第二节 个人:一种社会中介的范畴 70
第三节 个人的三个美学模型:从奥德修斯、哈姆雷特到汉姆 74
第四节 个人的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模型:“自恋的自我” 84
第四章 走向非同一性:个人与社会的辩证法 95
第一节 普遍与特殊的辩证法:黑格尔批判 96
第二节 客体优先性:社会对个人的先在性 102
第三节 主体对社会的关系:晚期资本主义的个人现状 109
一 个人的经验主体地位 109
二 物化与自恋,从众性与原子化 113
三 文化工业与人的个性的丧失 118
第四节 心理分析机制:个人领域里的社会因素和社会联系 122
第五节 反思非同一性 128
第五章 探寻个人与社会的和解 135
第一节 内在批判与政治实践 135
第二节 个体自由与非同一性 141
第三节 个人与社会的和解:劳动、艺术与非同一性 148
第四节 历史进步的可能性 156
一 交换与进步 157
二 对自然的控制与救赎 159
三 人性的确立与全球性主体的出现 163
结语 回应与评价 168
一 哈贝马斯与霍奈特的回应:交往行为理论与承认理论 168
二 评价:不足与启示 171
主要参考文献 186
后记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