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特点 2
第一节 整体观 2
一、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
二、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
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4
第二节 辩证观 5
一、生理学的辩证观 5
二、病理学的辩证观 5
三、诊断学的辩证观 5
四、治疗学的辩证观 6
第三节 治未病观 6
一、未病先防 6
二、既病防变 7
三、愈后防复 8
第二章 中医学基本理论 9
第一节 阴阳学说 9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9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0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1
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14
五、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 14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6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7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 20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1
第三节 藏象学说 25
一、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6
二、脏腑的生理功能 27
三、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50
四、精、气、血、津液、神 55
五、三焦学说 65
第四节 经络学说 68
一、经络的含义 68
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68
三、十四经的分布与循行 69
四、经络的功能 82
五、经络在诊断上的应用 83
六、经络在治疗上的指导作用 83
第三章 辨证之要,位性合参 85
第一节 中医证候分类 86
一、生理性证候 86
二、病理性证候 87
三、药物性证候 88
第二节 病位诊断 88
一、阴阳病位诊断 89
二、表里病位诊断 90
三、气血病位诊断 91
四、脏腑、经络病位诊断 93
第三节 病性诊断 96
一、寒 96
二、热(火) 97
三、虚 98
四、实 98
五、风 99
六、痰饮 99
七、湿 100
八、燥 100
九、瘀 101
十、毒 101
第四节 病位病性相参辨证 101
一、风热表证,亦称风热证 102
二、风寒表证 103
三、风寒夹湿证 103
四、风寒袭肺证 104
五、风热袭肺证 105
六、燥热伤肺证 106
七、气虚证 106
八、气滞证 107
九、血虚证 108
十、血瘀证 110
十一、血热证 112
十二、心气虚证和心阳虚证 113
十三、心血虚证和心阴虚证 114
十四、肝胆湿热证 116
十五、肝阳上亢证 117
十六、脾气虚证 119
十七、脾阳虚证 120
十八、肺脾气虚证 121
十九、心脾两虚证 123
二十、脾肾阳虚证 124
二十一、肝气郁结证 125
二十二、脾胃虚寒证 125
二十三、气阴两虚证(肺脾肾气阴两虚证) 126
二十四、肾阴虚证 127
二十五、肾阳虚证 128
二十六、心肾不交证 130
二十七、肝肾阴虚证 131
二十八、肾阳虚水泛证 132
二十九、膀胱湿热证 133
三十、寒湿腰痛证 134
第五节 无证可辨类型的辨证方法 135
一、观察舌象 135
二、体质因素 135
三、微观辨证 136
第六节 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 136
一、预防为主 137
二、治病求本 137
三、标本缓急 137
四、扶正与祛邪 138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39
第七节 中医治疗疾病的步骤和方法 139
一、外感风热证 140
二、外感风寒证,亦称风寒表证 140
三、风寒夹湿证,亦称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140
四、风寒束肺证 141
五、风热袭肺证 141
六、燥热伤肺证 141
七、气虚证 142
八、气滞证 143
九、血虚证 144
十、血瘀证 146
十一、血热证 148
十二、心气虚证 149
十三、心血虚证 150
十四、肝胆湿热证 150
十五、肝阳上亢证 150
十六、脾气虚证 151
十七、脾阳虚证 151
十八、肺脾气虚证 151
十九、心脾两虚证 152
二十、脾肾阳虚证 152
二十一、肝气郁结证 153
二十二、脾胃虚寒证 153
二十三、肺脾肾气阴两虚证(简称气阴两虚证) 153
二十四、肾阴虚证 154
二十五、肾阳虚证 154
二十六、心肾不交证 154
二十七、肝肾阴虚证 155
二十八、肾阳虚水泛证 155
二十九、膀胱湿热证 155
三十、寒湿腰痛证 156
第四章 病位病性辨证法的临床运用 157
案1.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157
案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59
案3.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 160
案4.胃溃疡 161
案5.子宫肌瘤切除术后 161
案6.肾病综合征 162
案7.膜性肾病 163
案8.狼疮性肾炎 165
案9.结肠炎 167
案10.血管性头痛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