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隧道工程与地下水环境 1
1.1隧道工程及其特点 1
1.2地下水的分布与运动 2
1.2.1地下水的分布 2
1.2.2地下水的运动 7
1.3地下水对隧道工程建设的危害 10
1.3.1水岩相互作用导致围岩力学性能降低 10
1.3.2侵蚀性地下水破坏隧道衬砌结构 11
1.3.3隧道涌(突)水威胁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 12
1.4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12
1.5隧道涌水与预测 14
1.5.1隧道涌水机理及发生条件 14
1.5.2隧道涌水动态变化特点 15
1.5.3隧道涌水预测 16
第2章 隧道涌水来源识别 22
2.1概述 22
2.1.1水位和水温法 22
2.1.2水化学分析方法 22
2.1.3同位素分析方法 22
2.1.4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23
2.1.5神经网络方法 23
2.1.6 GIS理论分析方法 24
2.2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24
2.2.1方法原理与计算步骤 24
2.2.2西康铁路秦岭隧道涌水来源识别 26
2.3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及其应用 28
2.3.1方法原理与步骤 28
2.3.2垫邻高速铜锣山隧道涌水来源识别 31
2.4支持向量机学习方法及其应用 35
2.4.1方法原理与步骤 35
2.4.2达万高速天平寨隧道涌水来源识别 37
2.5 Bayes判别方法及其应用 40
2.5.1方法原理与步骤 40
2.5.2纳黔高速叙岭关隧道溶洞水来源识别 41
第3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48
3.1环境效应 48
3.1.1环境效应的定义与分类 48
3.1.2环境水文地质作用 48
3.1.3地下水环境负效应 50
3.2指标体系 52
3.2.1指标体系的概念与分类 52
3.2.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作用及方法 53
3.3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4
3.3.1基本思路 54
3.3.2指标选取 54
3.3.3指标体系构建与适用条件 62
3.3.4指标内涵说明 64
第4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方法 76
4.1评价过程 76
4.2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77
4.2.1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 77
4.2.2量纲一化处理 78
4.3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79
4.3.1权重确定方法 79
4.3.2权重确定 83
4.4模糊综合评价 85
4.4.1思路与原理 85
4.4.2数学模型与步骤 86
4.4.3隶属函数 89
第5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实例 95
5.1工程概况及地质背景 95
5.1.1隧道工程概况 95
5.1.2隧址区地形、地貌特征 96
5.1.3隧址区气象、水文特征 96
5.1.4隧址区地质、水文地质特征 96
5.2地下水动态监测 102
5.2.1监测布点 102
5.2.2隧址区天然水水化学特征 102
5.2.3隧址区天然水同位素特征 115
5.2.4隧址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120
5.3隧道工程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 131
5.3.1指标量化与预处理 131
5.3.2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价 135
5.3.3评价结果分析论证 136
第6章 岩溶隧道地下水环境保护技术体系 155
6.1研究现状 155
6.2体系构建与应用 156
6.2.1总体思路及体系组成 156
6.2.2地下水环境负效应评估子系统 157
6.2.3地下水动态监测子系统 161
6.2.4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子系统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