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研究 5
对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小生产理论的历史考察 5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生产个体经济理论的发展 15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社理论新探 28
论我国关于小生产—个体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37
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45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 54
理论之树永远常青 63
二 邓小平理论研究 69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69
立千秋大业,谱百年华章——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 91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02
论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107
论社会主义发展的特征与规律 115
邓小平管理思想研究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133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141
从三次考验看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14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153
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讲政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68
三讲教育对整风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177
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的伟大篇章——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六大江泽民总书记对党建理论的创新发展 186
论江泽民反腐倡廉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贡献 198
四 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研究 214
执政目标、实现方式与政党能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全面解读 21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27
现代化视野中的小康社会建设 230
大气磅礴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精品——评《沧桑正道》 237
改革开放的脚步不能停 239
五 党的建设理论研究 249
论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 249
中国共产党是永葆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259
90年代党建面临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 272
关于提高党员素质问题的探讨 283
六 文化建设研究 290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 290
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298
伟大的壮举 不朽的军魂——纪念南昌起义八十周年 317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的行动纲领 324
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 32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起源 32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立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382
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兼谈人大选举制度的完善 385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江西省人大工作理论讨论会综述 393
八 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401
改革和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401
加拿大社会保障制度沿革 427
从中、加两国对比中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438
九 农村社会(学)研究 451
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4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 457
从比较中感悟《乡土中国》 464
差序格局在社会变革中的变化——以江西安义古村为例 472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以江西省安义古村为例 485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家庭功能的变化——以江西省安义古村为例 501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家庭关系的变化——以江西省安义古村为例 513
十 综合研究 553
人民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 553
一部记叙毛泽东、邓小平关系的信史——读余伯流《伟人之间——毛泽东与邓小平》 555
高风亮节、砥柱中流——陈云在“文革”与拨乱反正中 559
弘扬“五四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江西省社科理论界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570
寄语青年 575
解放思想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577
求真务实三题 579
坚持既定发展战略,与时俱进,深化经济发展思路 583
发展理念的升华:又好又快、优中求进 588
解读“广丰现象”弘扬创业文化 590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593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实现江西中部崛起 597
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理论创新 604
管理体制和机制:地方社科院改革的突破口 608
谈“入关”与思想观念的转变 615
互联网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620
难忘师恩 624
怀念敬爱的老书记单发喜同志 626
一部讴歌军魂的精品力作——评《军旗从这里升起》 631
摆脱“贫者愈贫”、代际相传的怪圈 633
从成都武侯祠的一副对联谈起 636
附录:我的求学之路—— 2009年12月25日讲座实录 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