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制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芹香编著
  • 出 版 社:世界书局
  • 出版年份:1933
  • ISBN:
  • 页数:367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上古期 1

第一章 周以前之学制 1

第一节 庖羲氏及神农氏时之学制 1

第二节 虞夏商之学制 2

第三节 上古之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法 4

第四节 上古学校之课程 5

第二章 周代学制 6

第一节 名称地位及学校性质 6

第二节 学校之课程 10

第三节 教育法 12

第四节 处罚与奖进 13

第五节 入学试验学业试验及升学之法 14

第六节 入学年龄学期及学年 15

第三章 上古期教育之特点及其衰颓 17

第一节 本期教育之特点 17

第二节 本期教育之衰颓 19

第四章 春秋战国之学制 19

第一节 春秋时代及战国时代 20

第二节 春秋战国之教育与前期教育之比较 20

第二编 中古期 23

第一章 秦汉时代之学制 23

第一节 秦代教育概况 23

第二节 汉代学制 24

第三节 教授法与教材 27

第四节 选举制度与学校 28

第五节 经学家与当时学校制度 29

第六节 汉代之学风 29

第二章 秦汉学制与战国学制之比较及汉代教育对于后来之影响 31

第一节 秦汉学制与战国学制之比较 31

第二节 汉代教育对于后来之影响 32

第三节 秦汉时代之新发明 33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学制 33

第一节 三国时之学制 33

第二节 西晋及东晋时之学制 35

第三节 南朝之学制 36

第四节 北朝之学制 37

第五节 当时教育实施之状况 38

第六节 南北朝学风之概述 39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时代对于教育之贡献 39

第四章 隋代学制 40

第一节 学校种类 40

第二节 选举制度与教育 42

第三编 近古期 45

第一章 唐代学制 45

第一节 京师学校及地方学校 45

第二节 学科及修学年限 47

第三节 选举制度与学校 48

第四节 唐之学风 50

第五节 学校制度与当时人才 50

第六节 隋唐教育与魏晋南北朝教育之比较 50

第七节 五代学制概况 51

第二章 宋代学制 51

第一节 教育概况 51

第二节 学校之种类及性质 53

第三节 考试制度(即科举制度) 55

第四节 书院制度 56

第五节 当时实施教育之状况 63

第六节 科举与学校 65

第七节 辽金之学制 65

第三章 元代学制 66

第一节 教育概况 66

第二节 学校之种类 67

第三节 科举制 68

第四节 当时实施教育之状况 69

第四章 明代学制 69

第一节 学校之种类及概况 69

第二节 科举制度 71

第三节 当时实施教育之状况 72

第五章 当时(宋元明)之教法与课程私家教授及当时教育与隋唐教育之比较 74

第一节 当时之教法与课程 74

第二节 私人教授 75

第三节 当时(宋元明)教育与隋唐教育之比较 77

第四编 近世期 79

第一章 清代学制 79

第一节 清初教育概况 79

第二节 学校制度 82

第三节 清代实施教育之状况 86

第四节 考试制度 88

第五节 清代教育与宋明教育之比较 90

第二章 清代中叶教育状况 90

第一节 新教育之萌芽时期(一) 90

第二节 新教育之萌芽时期(二) 93

第三节 新教育之发展时期(一) 94

第四节 新教育之发展时期(二) 95

第五节 废除科举 102

第三章 新教育制度之设立 103

第一节 颁布教育官制 103

第二节 宣布教育宗旨 105

第三节 议定女子学堂章程 105

第四节 改订学堂章程之时期 107

第五编 近时期 109

第一章 民国学制考 109

第一节 教育官制 110

附 省视学规程 113

县视学规程 114

学务委员会规程 115

第二节 颁布新教育宗旨 117

第三节 学校系统 118

第二章 小学校 120

第一节 国民学校 122

附 国民学校各学年教科课程表 122

第二节 高等小学校 123

附 高等小学各学年教授程度表 124

第三节 学级编制 126

附 补修科 127

第四节 半日学校 128

第三章 中学校 128

第一节 宗旨程度教科课程 129

第二节 中学校课程标准 129

第四章 大学 134

第一节 大学预科 134

第二节 大学本科各科之分门分类法 135

第五章 师范教育 137

第一节 师范学校 138

附 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表 139

第二节 讲习科 147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 153

附 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表 155

第六章 实业学校 164

第一节 农业学校 165

第二节 工业学校 165

第三节 商业学校 166

第四节 商船学校 167

第五节 实业补习学校 167

附 实业教员养成所 168

第七章 专门学校 169

第一节 法政专门学校 169

第二节 医学专门学校 171

第三节 药学专门学校 172

第四节 农业专门学校 173

第五节 工业专门学校 174

第六节 商业专门学校 174

第七节 商船专门学校 175

第八节 外国语专门学校 176

第九节 音乐专门学校 177

第八章 女子教育 178

第一节 女子小学 179

第二节 女子中学 181

附 女子中学课程 182

第三节 女子大学 184

第四节 女子师范学校 184

第五节 女子高等师范 185

第六节 女子师范大学 186

第九章 新学制 186

第一节 学校系统改革时期 186

第二节 学校系统表及说明 188

第三节 新学制课程 193

第四节 新学制之优点及困难 201

附 全国学校调查表 202

第六编 三民主义教育 205

第一章 教育行政 205

第一节 中央教育行政…大学院 205

附 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法 206

第二节 省教育行政…大学区 209

附 大学区组织条例 209

第三节 县教育行政…教育局 210

附 县督学暂行条例 212

附 县长办学考成条例 213

附 省市督学规程 215

附 教育会规程 217

附 教育行政系统之沿革 222

第二章 民国十七年以来之学制 223

第一节 教育宗旨 224

附 中华民国教育宗旨说明书 228

附 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 229

第二节 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 239

第三节 整顿师范教育制度 242

第四节 职业教育(一) 245

第五节 职业教育(二) 246

第三章 初等教育 253

第一节 小学暂行条例 253

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 257

第三节 小学校教职员等级 259

第四章 中等教育 260

第一节 中学暂行条例 260

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 263

第五章 高等教育 268

第一节 大学毕业考试及学位授予条例 268

第二节 大学教员资格条例 269

第六章 华侨教育 272

第一节 大学院华侨教育委员会 272

第二节 华侨小学暂行条例 273

第三节 华侨补习学校暂行条例 277

附 华侨子弟回国就学办法 278

第七章 私立学校 279

第一节 私立学校规程 279

第二节 私立中等学校及小学立案条例 280

第三节 私立大学及专门学校立案条例 283

第四节 改进私立学校之办法 285

第八章 民国以来之教育趋势 288

第一节 教育目的之趋势 288

第二节 教材之趋势 290

第三节 教育方法之趋势 292

第四节 教育研究方面之趋势 293

结论 295

附录 298

(一)教育统计表十七种 298

(二)全国大学及专门学校一览 315

(三)十九年四月全国第二次教育会议方案提要 325

(四)学校学年学期及休假规程 361

(五)儿童节纪念办法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