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韩树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10043809
  • 页数:5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专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编写。全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重大作用;第二部分详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如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本质和作用、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规律、认识论及基本范畴;第三部分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关系,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国家学说及社会意识等学说。本书观点准确,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平实。本书自第一版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常备书。

绪论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1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2

世界观和哲学 2

哲学的基本问题 4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7

二 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斗争 11

奴隶社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斗争 11

封建社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斗争 14

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前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斗争 16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1

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 2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27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3

辩证唯物主义 41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41

一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41

自发的唯物主义和哲学唯物主义 41

哲学的物质概念 43

二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48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的 48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50

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52

三 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54

空间、时间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54

空间、时间的无限性 57

四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60

第三章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66

一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66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产物 67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70

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 72

二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74

三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78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85

一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85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86

事物联系形式的多样性 89

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 91

二 物质世界的水恒发展 96

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 96

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 97

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性 98

三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100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103

一 矛盾和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03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03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06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10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分析方法 113

二 矛盾的特殊性 116

物质运动形式和发展过程的矛盾特殊性 117

矛盾及其各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119

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 124

三 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127

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 127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点 132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137

一 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137

质 137

量 140

度 142

二 量变和质变 144

质量互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45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 147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150

三 量变质变的特殊性 152

量变引起质变的不同情形 153

飞跃形式的多样性 154

社会主义社会量变质变的特点 155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59

一 辩证的否定 159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159

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160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62

二 否定之否定 165

否定之否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65

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70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73

三 否定之否定的特殊性 174

否定方式的多样性 174

曲折前进的复杂性 176

社会主义社会否定之否定的特点 177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81

一 本质和现象 182

二 内容和形式 186

三 原因和结果 190

四 必然性和偶然性 195

五 可能性和现实性 199

第九章 认识和实践 205

一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05

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205

科学的可知论 207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10

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 212

实践和主体、客体 214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216

三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19

认识的相对独立性 220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21

四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224

客观真理 22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27

第十章 认识的辩证过程 231

一 认识事物的辩证途径 231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31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236

认识和实践的多次反复 239

二 真理发展的辩证过程 240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 240

真理在克服谬误过程中发展 243

三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46

实践和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运动 246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249

自由和必然 251

历史唯物主义 255

第十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历史观 255

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56

二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58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59

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源 259

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决及其意义 262

三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266

第十二章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74

一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74

社会和自然 274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81

二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83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284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289

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9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29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历史形式 297

四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04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 304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08

第十三章 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317

一 社会经济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317

社会的经济基础 319

社会的上层建筑 319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及其意义 321

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2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24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326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328

三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330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的特点 330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 332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333

四 原始的社会共同体 民族 家庭 337

原始的社会共同体 民族 337

家庭 341

第十四章 阶级、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345

一 阶级和阶级斗争 345

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的本质 346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51

二 社会革命 356

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通过社会革命 356

社会革命的类型 360

三 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365

过渡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365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367

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是历史的必然 372

第十五章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374

一 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374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75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376

国家的类型和形式 378

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实质 379

二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382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382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386

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 391

三 国家的消亡 395

第十六章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397

一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397

二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01

三 社会意识的作用 405

四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408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409

道德 411

艺术 416

宗教 422

第十七章 科学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427

一 科学的本质和社会职能 427

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 427

科学是社会分工的特殊部门 429

科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431

二 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条件 434

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435

科学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439

三 科学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441

科学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41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科学的条件 445

第十八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449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49

两种历史观在人民群众历史作用问题上的对立 450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 451

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54

二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457

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个人的作用 457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459

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 462

正确理解个人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 464

三 党的群众路线 466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 466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68

附录 现代西方哲学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