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先生儒学思想访谈录(代序) 1
第一部分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3
“五四”文化批判的基本偏失(1987) 3
传统思想复兴的最大条件就是现代化(1987) 3
论“五四”激进功利主义(1988) 4
东西古今: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1988) 6
内在价值的普遍性与连续性(1988) 7
化解传统与现代的紧张(1988) 8
“五四”儒家批判的历史评价(1988) 8
“文革”时期的文化激进主义(1991) 10
“后文革时代”的文化激进主义(1991) 13
困境意识与相互依赖——评墨子刻《摆脱困境》(1992) 14
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东亚传统——贝拉《德川宗教》读后(1997) 16
和而不同,多元共存(1998) 18
跨文化研究的视角——评于连《迂回与进入》(1999) 18
世纪之交话传统(1999) 20
现代性与传统性中的中国哲学(2002) 23
走向真正的世界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普遍性(2005) 26
文化全球化:变“西方化”为“世界化”(2005) 28
价值的多元普遍性(2005) 29
启蒙反思是保守主义运动的新阶段(2010) 32
启蒙价值不能完全否定(2010) 33
启蒙主义运动与保守主义运动平行发展和良性互动(2010) 34
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西方化问题(2010) 35
什么是现代化?——东亚之行随笔(2011) 37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文化传承(2011) 39
文化传承对中华文化复兴的意义(2011) 40
追寻“继续启蒙”和“反思启蒙”的平衡(2011) 41
“东西”之外,还有“古今”(2013) 42
儒家能否提出一种新普世价值(2013) 44
结构论视域下的多元普遍性(2013) 45
第二部分 儒学与现当代 49
未来儒学发展,不需要高度思辨的哲学运动(1987) 49
儒学的泛道德化问题(1988) 50
多元文化结构中的儒学(1988) 51
儒学的重新定位(1988) 52
儒学应为中国人价值观的重要来源(1988) 53
儒家思想与现代性(1994) 54
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1994) 55
世俗儒家伦理与东亚现代化的初级阶段(1994) 56
儒教与市场工具理性(1994) 59
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1996) 60
先秦儒家比较接近自由派(1996) 61
儒家可以接受怎样的人权话语(1996) 61
儒学在现代中国遭到全面放逐(1997) 62
儒学在近现代为何不断受到关注(1997) 64
近现代儒学的困境(1997) 65
儒学并未死亡(1997) 67
亚洲价值(1998) 68
宋明仁说的生态面向与现代诠释(1998) 68
儒士与专业化知识分子(2002) 70
儒学的普遍性与地域性(2005) 72
民间草根在中国文化热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2007) 73
儒家社会实践的新考验(2007) 74
孔子与当代中国(2007) 74
中日韩三国儒学的个性(2007) 76
道德的政治: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2009) 76
儒家与基督教的核心价值及当代意义(2010) 78
20世纪儒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意义(2010) 79
大学与现代儒学发展(2010) 79
现代教育与儒学教化(2010) 82
儒家的治国思想(2010) 84
儒家的人生观(2010) 87
儒学与当代中国(2010) 89
儒学在20世纪遭受到四次大冲击(2011) 92
百年儒学的五次自我建构(2011) 93
儒家与本土宗教的会通(2011) 96
孔子塑像立在国家博物馆是积极的(2011) 98
政治文化的再中国化与儒学复兴(2011) 100
儒学复兴的运势(2012) 100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2012) 102
当前新儒学的三种存在方式(2013) 104
儒家的身体意识与当代器官捐献伦理(2013) 106
第三部分 古典儒学新诠 109
儒家心学传统中的神秘主义问题(1987) 109
儒家伦理的体与相(1988) 110
经典与权威(1989) 111
圣人与道统(1989) 113
经典与解经(1989) 114
价值与传统(1989) 116
蒙学与世俗儒家伦理(1994) 119
韦伯忽略了世俗儒家文化(1994) 121
“和”的五个层次(1994) 122
以和为用,以仁为体(1994) 124
近代以来的原儒说及其研究反省(1995) 125
原始儒家经典中的上帝观(1998) 127
儒家思想与“内在超越”(1998) 128
儒家经典体系的三个阶段(1998) 129
帛书《易传》与先秦儒家易学之分派(1999) 130
古典儒家“礼”的六种意义(1999) 131
“礼之本”与“礼之文”(1999) 132
礼的精神(1999) 133
“礼”的性格和表现(1999) 133
宋明礼学与古礼的历史演变(1999) 135
礼的社会模式(1999) 136
“礼”作为国家间交往准则的意义(1999) 138
孔子与早期儒家伦理的特质(2002) 139
“好学”的重要性(2005) 140
道的追求始终是君子之学的目标(2005) 142
圣人可学(2005) 142
为己之学(2005) 143
成人之道(2005) 144
古典教育的共通宗旨(2005) 144
儒家教育的根本目标(2005) 145
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政治特点(2006) 145
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主题:天民合一(2006) 146
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主题:天德合一(2006) 148
中国早期政治哲学的主题:天礼合一(2006) 149
人性说在儒学传统中的地位(2008) 149
朱熹与宋代道学话语的形成(2009) 151
船山学与宋明理学的关联(2009) 151
什么是儒家文化(2010) 152
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2010) 154
孟子德性论(2010) 157
朱子学的现代意义(2011) 158
阳明学的现代意义(2011) 161
第四部分 论现代新儒家 165
冯友兰文化观的建立与发展(1992) 165
马一浮哲学的体用论(1993) 165
新理学与现代性思维的反思(1994) 166
梁漱溟与韦伯中国文化观之比较(1994) 167
冯友兰哲学中的神秘主义(1996) 169
梁漱溟的权利观与伦理观(1998) 169
梁漱溟早期的文化观(1998) 170
梁漱溟是儒家色彩的社会主义者(1998) 171
梁漱溟的思想是进步的(1998) 172
梁漱溟是“五四”精神的一部分(1998) 173
冯友兰论情感(2000) 173
评熊十力的哲学(2000) 175
熊十力哲学的意义(2002) 176
儒学护法张岱年(2004) 177
冯契哲学的特点(2006) 178
梁漱溟与密宗(2009) 179
梁启超的私德论及其儒学特质(2013) 181
第五部分 国学论衡 185
90年代步履维艰的国学研究(1994) 185
“国学”与21世纪中国(1994) 186
国学热与国学研究(2007) 188
“求新的世界眼光”造就了清华国学研究院(2009) 189
老清华国学院“中西融合”的文化观有待发扬光大(2009) 192
老清华国学研究院是不可复制的(2009) 194
“国学”观念的嬗变(2009) 195
“国学”概念的三种意义(2009) 196
作为研究体系的“国学”演进的三个阶段(2009) 197
国学研究背后的文化观很重要(2009) 199
冯友兰与后国学院时代的清华文科(2009) 199
张岱年与清华国学院的文化观是一致的(2009) 200
胡适国学研究的局限(2010) 200
如何看待国学热(2010) 201
近代“国学”的发生与演变(2011) 205
编者后记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