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基础篇 3
第一章 推拿按摩发展简史 3
一、春秋战国时期 3
二、秦汉时期 3
三、魏晋隋唐时期 4
四、宋金元时期 4
五、明代 4
六、清代以后 4
七、新中国成立后 5
第二章 推拿按摩的作用与特点 6
一、作用 6
二、特点 7
第三章 推拿按摩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9
一、推拿按摩的注意事项 9
二、推拿按摩禁忌 10
第四章 推拿按摩诊断方法 11
一、一般检查 11
二、特殊检查 22
第五章 推拿按摩手法运用 35
一、推拿按摩中的用力 35
二、推拿按摩中采取的体位姿势 35
第六章 推拿按摩的介质与热敷 36
一、推拿按摩的介质 36
二、热敷 37
第七章 推拿按摩练功 38
一、少林内功 38
二、太极气功 40
三、易筋经 47
四、壮腰八段功 48
五、八段锦 50
六、逍遥步行功 52
第八章 推拿按摩定穴方法 54
一、手指同身寸法 54
二、折量法 54
第九章 推拿按摩常用穴位和足部反射区 56
一、推拿按摩 56
二、推拿按摩常用穴位 66
三、足部反射区 70
第十章 小儿推拿按摩特定穴位 73
一、小儿推拿按摩 73
二、小儿推拿按摩特定穴位 75
中篇 手法篇 85
第一章 滚动类手法 85
一、?法 85
二、拳?法 86
三、滚法 86
第二章 按压类手法 88
一、拇指按法 88
二、中指按法 89
三、掌按法 89
四、拇指端点法(又称拇指点法) 90
五、屈拇指点法 91
六、屈食指点法 91
七、拇指弹拨法 91
八、三指弹拨法 92
九、掐法 92
十、勾点法 93
十一、肘压法 93
第三章 摩擦类手法 95
一、摩法 95
二、擦法 96
三、拇指平推法(又叫拇指推法) 97
四、掌平推法(又叫掌推法) 97
五、掌分推法 97
六、拳平推法 98
七、肘平推法 98
八、指抹法 99
九、扫散法 99
十、勒法 100
第四章 捏拿类手法 102
一、捏法 102
二、拿法 102
三、捏脊法 103
第五章 揉搓类手法 105
一、指揉法 105
二、掌揉法 106
三、拇指点揉法 107
四、搓法 107
五、掌搓法 107
六、捻法 108
第六章 一指禅推法类手法 109
一、一指禅推法 109
二、一指禅偏峰推法 109
三、屈指推法 110
四、推摩法 110
五、缠法 111
第七章 击打类手法 112
一、虚掌拍法 112
二、捶法 112
三、指尖击法 113
四、拳击法 113
五、掌击法 114
六、侧击法 115
七、单指叩点法 115
八、五指叩点法 116
第八章 振动类手法 117
一、抖法 117
二、颤法 118
第九章 运动关节类手法 120
一、摇法 120
二、扳法 125
第十章 小儿常用手法 132
一、直推法 132
二、旋推法 132
三、分推法 133
四、合推法 134
五、揉法 134
六、按法 134
七、摩法 135
八、掐法 135
九、运法 135
十、捣法 135
第十一章 其它类手法 136
一、插法 136
二、托法 137
三、梳法 137
下篇 治疗篇 141
第一章 伤科病 141
一、肩周炎 141
二、颈椎病 143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 147
四、颈背痛 150
五、落枕 152
六、注意事项 153
七、肱二头肌长腱滑脱 153
八、肱二头肌长腱腱鞘炎 155
九、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 156
十、冈上肌肌腱炎 158
十一、肩峰下滑囊炎 159
十二、尺骨鹰咀滑囊炎 161
十三、肱骨外上髁炎 162
十四、肱骨内上髁炎 163
十五、指间关节扭挫伤 164
十六、指部腱鞘炎 166
十七、腱鞘囊肿 167
十八、桡尺远侧关节半脱位 168
十九、腕管综合征 169
二十、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170
二十一、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 172
二十二、弹响髋 173
二十三、髋关节滑囊炎 174
二十四、梨状肌综合征 176
二十五、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177
二十六、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179
二十七、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180
二十八、髌下脂肪垫劳损 181
二十九、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182
三十、踝关节扭伤 184
三十一、踝管综合征 185
三十二、跟腱扭伤 186
三十三、足跟痛 188
三十四、急性腰肌损伤 189
三十五、慢性腰肌劳损 191
三十六、腰椎退行性脊柱炎 192
三十七、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95
三十八、腰椎后关节紊乱 196
三十九、髂腰韧带损伤 198
四十、肾虚腰痛 200
四十一、腰部纤维织炎 201
四十二、颞颌关节脱位 203
第二章 内科病 205
一、糖尿病 205
二、冠心病 207
三、高血压 209
四、失眠 211
五、头痛 213
六、眩晕 215
七、心悸 218
八、面瘫 219
九、胃痛 220
十、胃下垂 223
十一、腹泻 225
十二、便秘 228
十三、呃逆 230
十四、胆绞痛 232
十五、感冒 233
十六、哮喘 235
十七、痹证 237
十八、半身不隧 239
十九、癃闭 241
二十、遗精 243
二十一、阳痿 245
二十二、早泄 248
二十三、性冷淡症 249
第三章 妇科病 252
一、经前期紧张症 252
二、痛经 253
三、月经不调 256
四、闭经 259
五、女性不孕证 262
六、产后小便异常 264
七、带下病 265
八、子宫脱垂 267
九、慢性盆腔炎 270
十、更年期综合征 273
第四章 儿科病 276
一、营养不良 276
二、呕吐 277
三、脱肛 279
四、婴儿腹泻 280
五、发热 282
六、咳嗽 283
七、脑性瘫痪 285
八、臀肌挛缩 286
九、斜颈 288
十、脊柱侧弯 289
十一、桡骨小头半脱位 290
十二、小儿髋关节半脱位 291
十三、遗尿症 292
第五章 五官科病 294
一、假性近视 294
二、斜视 295
三、上睑下垂 296
四、慢性单纯性鼻炎 298
五、过敏性鼻炎 299
六、牙痛 300
七、咽异感症 302
八、慢性扁桃体炎 303
九、声音撕哑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