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绪论 1
第二篇 全科医学基本原则论 7
第一章 整体医学 9
第一节 整体论的科学认定 9
一、整体论哲学思想 9
二、还原论与复杂科学 9
三、格士塔心理学实验 10
第二节 整体医学的历史 10
一、远古的整体医学 10
二、医学模式的变迁 10
三、现代整体医学 10
第三节 “三论”在整体医学中的应用 12
一、系统论在整体医学中的应用 12
二、控制论在整体医学中的应用 14
三、信息论在整体医学中的应用 15
第四节 整体医学的现实意义 15
一、整体医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15
二、整体医学有利于医疗水平的提高 16
三、中国急需整体医学 17
第五节 整体医学与全科医学的关系 19
一、整体医学是全科医学的起点 19
二、全科医学推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
三、全科医学是整体的技艺学科 19
四、整体医学是全科医学服务的指导思想 19
五、整体医学是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 20
第六节 整体医学理念 20
一、早期整体医学理念 20
二、整体医学理念发展 20
三、整体医学的新定义 21
第七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1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诞生 21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21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体现整体医学观 22
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医学人文的进步 22
第八节 整体医学在全科临床中的应用 23
一、生物医学层面的整体医学诊治 23
二、心理医学层面的整体医学诊治 28
三、社会医学层面的整体医学诊治 30
第二章 整合医学 32
第一节 整合论的概念 32
一、整合的原意 32
二、学科分化与整合 32
三、资源整合 32
第二节 整合医学的历史 33
一、国际整合医学历史 33
二、中国整合医学历史 33
第三节 整合医学理念 34
一、早期的整合医学理念 34
二、整合医学理念的发展 34
三、整合医学的新定义 35
四、整体医学和整合医学的关系 35
第四节 整合医学是医学的革命 36
一、整合医学的迫切性 36
二、整合医学面临的困境 37
三、整合医学带来的更新 38
第五节 整合医学与全科医学的关系 39
一、整合医学是全科医学的历史使命 39
二、整合医学是全科医生管理病人的方法论 40
三、整合医学是全科医生的职业需要 40
四、整合医学是全科医生临床能力的体现 40
五、整合医学是全科医生的培训要点 41
第六节 整合医学在全科临床中的应用 41
一、整体医学应用 41
二、专科临床整合 41
三、科学研究整合 42
四、中医中药整合 42
五、补充和替代医学整合 43
第三章 连续性医疗 46
第一节 连续性医疗的概念 46
一、连续性医疗的定义 46
二、连续性医疗的内涵 46
第二节 连续性医疗与全科医学的关系 47
一、全科医学是连续性医疗的载体 47
二、连续性是全科医生临床服务特点 47
三、连续性是全科医生建立医患关系的特点 48
第三节 连续性医疗提高医疗质量 48
一、医疗质量的定义 48
二、医疗质量要素与连续性医疗相关 48
三、医患关系与医疗质量 49
第四节 连续性医疗体系的构建 50
一、全科医生及其团队 50
二、连续性服务医疗联合体 50
三、连续性医疗健康档案 51
四、连续性医疗保险政策 51
五、连续性医疗质量考核 51
六、连续性医疗转诊标准 52
七、连续性医疗服务流程 52
第五节 连续性医疗在全科临床中的应用 53
一、连续性病历记录 53
二、连续性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53
三、连续性医患关系 53
四、连续性临床思维 54
五、连续性慢性病管理 54
第四章 防治一体 56
第一节 防治一体的必要性 56
一、健康就是幸福 56
二、亚健康和慢性病 56
三、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56
四、防治一体提高预防效率 57
五、防治一体节约人力资源 57
第二节 防治一体与全科医学的关系 57
一、预防是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 57
二、未分化病是全科医学关注的重点 58
三、防治一体是全科医学的优势 58
四、防治一体是全科医生的行医模式 58
第三节 临床预防 59
一、临床预防的概念 59
二、临床预防的分级 59
第四节 守门人 61
一、健康守门人 61
二、医疗系统守门人 62
第五节 防治一体在全科临床中的应用 64
一、临床诊疗计划贯穿预防的理念 64
二、健康咨询服务 66
三、预防性筛检 67
第五章 以病人为中心 69
第一节 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概念 69
一、狭义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 69
二、广义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 69
第二节 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的历史 70
一、医疗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提出 70
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理念提出 70
第三节 以病人为中心与全科医学的关系 70
一、以病人为中心是全科医学的服务理念 70
二、以病人为中心是全科医学的研究课题 71
三、以病人为中心是全科医学强调的服务内容 71
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模式 71
第四节 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主要内涵 71
一、疾病与患病 71
二、全面了解病人 72
三、相互沟通达成共识 72
四、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 73
五、改善医患关系 73
六、医疗团队服务 74
第五节 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之家 74
一、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之家的概念 74
二、国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75
三、对中国医疗事业的影响 76
第六节 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在全科临床中的应用 78
一、以病人为中心接诊 78
二、以病人为中心制订诊疗计划 81
第六章 规范化行医 84
第一节 规范化行医的概念 84
一、循证医学的定义 84
二、诊疗计划的科学性 84
三、规范化行医的定义 85
第二节 规范化行医的历史 85
一、循证医学诞生 85
二、规范化行医实践 85
第三节 规范化行医与全科医学的关系 86
一、规范化行医是全科医学的要求 86
二、规范化行医是全科医生的基本临床实践 86
三、规范化行医促进全科医学发展 86
第四节 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分级 86
一、质量分级第一级 87
二、质量分级第二级 87
三、质量分级第三级 87
四、质量分级第四级 87
五、质量分级第五级 87
第五节 规范化行医常用的循证医学工具 87
一、医学指南 87
二、医学综述 88
三、循证医学网站 89
第六节 规范化行医的过程 90
一、全科医生规范化行医的基本实践过程 90
二、应用临床路径规范化行医 93
第七节 规范化行医在全科临床中的应用 95
一、全科医生规范化行医的基本实践过程临床案例阐述 95
二、全科医学科应用临床路径规范化行医 98
第三篇 全科医学基本任务论 101
第七章 基本医疗保健 103
第一节 基本医疗保健的历史 103
一、社区导向的基本医疗保健的提出 103
二、基本医疗保健的发展 103
三、家庭医学的诞生 104
四、阿拉木图宣言 104
五、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的进展 104
第二节 基本医疗保健的概念 105
一、基本医疗保健的特性 105
二、基本医疗保健的相关定义 106
第三节 基本医疗保健运作机制 108
一、基本医疗保健的结构 108
二、基本医疗保健的过程 110
三、基本医疗保健的结果 112
第四节 基本医疗保健的价值 114
一、基本医疗保健提高健康水平 114
二、基本医疗保健提高医疗质量 114
三、基本医疗保健降低医疗费用 115
四、基本医疗保健促进平等健康 116
五、基本医疗保健延长寿命 116
第五节 中国基本医疗保健的现状 117
一、中国对基本医疗保健的理解 117
二、中国基本医疗保健不足 118
三、中国就医模式急需改革 118
四、中国全科医生地位有待提高 119
五、中国建立现代基本医疗保健面临的挑战 119
第八章 首诊服务 121
第一节 首诊负责模式的历史 121
一、私人医生首诊负责模式 121
二、国际全科医生首诊负责模式 121
第二节 首诊服务的概念 123
一、首诊的特点 123
二、首诊定位在全科 123
三、首诊制 124
第三节 首诊服务的意义 124
一、首诊是医疗系统的入口 124
二、首诊是临床服务的开始 125
三、首诊制是现代医疗体系运作的基础 125
四、首诊制促进医疗服务公平性 125
五、首诊制提高成本效益 125
第四节 首诊的权利与义务 126
一、首诊的权利 126
二、首诊的义务 127
第五节 中国首诊的现状 128
一、中国的医院首诊制 128
二、中国的社区首诊制 129
三、中国的首诊相关制度 130
四、中国建立现代首诊制面临的挑战 131
第九章 普通医疗服务 133
第一节 普通医疗服务的历史 133
一、古代的普通医疗服务 133
二、近代的普通医疗服务 133
第二节 普通医疗服务的概念 134
一、普通医疗服务的定义 134
二、普通医疗服务的范围 134
三、普通医学的定义 134
四、亚急诊医疗的概念 135
第三节 普通医疗服务的特点 135
一、普通医疗服务的临床特征 135
二、普通医疗服务是全科医生的专长 136
三、普通医疗服务与基本医疗保健的关系 136
第四节 普通医疗服务的重要性 136
一、普通医疗服务占人类医疗需求的首位 136
二、普通医疗服务质量体现医疗卫生水平 136
三、普通医疗服务质量体现人民生活水平 137
四、普通医疗服务阻止疾病进展 137
第五节 中国普通医疗服务的现状 138
一、中国对普通医疗服务重视不够 138
二、专科化对普通医疗的副作用 138
三、全科医生普通医疗服务能力不足 138
四、普通医疗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138
五、中国建立现代普通医疗服务面临的挑战 139
后记 141
参考文献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