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1
导言 为什么要关注虚无主义与物化问题? 1
一、虚无主义:贯穿于自德国古典哲学至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终 2
二、虚无主义:哲学话语背后的文化质疑与文化追求 8
三、虚无主义:从德国、俄国到中国 15
四、物化与虚无 23
第一部分 物与意义:虚无主义的意蕴 29
第一章 虚无主义:语境与意蕴 31
一、三个语境、四个类别 31
二、第四类虚无主义:尼采虚无主义的再解释 37
三、虚无主义与现代性:作为现代性命运的“虚无” 43
四、小结 53
第二章 以存在替代价值: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分析 58
一、存在者作为无:对价值之思的批评 60
二、存在作为无 64
三、无:从“畏”之启示到“死”之启示 69
四、多义的“无” 77
五、结论 85
第三章 物与意义:虚无主义意蕴中隐含着的两个世界 91
一、虚无主义的现代诞生:主体性哲学中蕴含着虚无主义的种子 92
二、现代“物”的发生:主体性 97
三、物世界对意义世界的奠基:乌托邦的现实化 101
四、“物质的反叛”:物世界的延展及其与人的世界的关系 106
五、物的世界衍生何种虚无:兼论虚无主义的层次 112
第四章 马克思与屠格涅夫:谁来判定虚无主义? 118
一、屠格涅夫:贵族气息面向“新人”资产阶级 120
二、虚无主义:阶级论的与文明论的 129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与虚无主义 137
第五章 虚无主义与马克思的两种关联 139
一、马克思与灵知主义的关联 140
二、内在性、形而上维度的保留与虚无主义的遏制 145
第六章 “无”的虚化与实化: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评 153
一、引言 153
二、问题的提出 156
三、施蒂纳的路向 159
四、马克思的批评之一:小资产阶级自我的表达,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163
五、普遍性的另一维度:超验理想性 169
六、“现实的人”与价值内在性 171
七、“无”之“虚”与“实”:施蒂纳的意义与马克思的改造 177
第七章 资本与虚无:虚无主义的塑造与超越 184
一、资本消解神圣:从主体性到上帝之死 184
二、物的眩晕:经验神圣的虚无化 194
三、无产阶级与虚无主义 199
四、四个结论 202
第八章 实践、辩证法与虚无主义 210
一、浪漫派、费尔巴哈、施蒂纳的思想实验 211
二、拒斥上帝,维持辩证法 216
三、辩证法与虚无主义 223
四、结论:实践、辩证法与虚无主义的遏制 228
第三部分 物化、虚无与形上学重建 231
第九章 “物”的意蕴:一种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233
一、物自身的逐渐丧失:从主体性到社会性的不断彰显 233
二、作为特殊“物”的身体:如何看待重视身体的费尔巴哈与重视社会的马克思? 237
三、“物”的社会性秘密 245
四、物象化:对物的关注对准物背后的社会性奥秘 251
五、物象化之后:符号化与社会分化 255
第十章 物象化与物化:马克思物化逻辑的再思考 259
一、引言 260
二、“物化”:从泛论到细分 262
三、区分“物象化”与“物化”的三种立场 266
四、“物象化”与“物化”的根本区别:反思与未反思 271
五、物象化的第一种含义:人被物纠缠住,个性的丧失 275
六、物象化的第二种含义:促进效率,促进主体的实现 281
七、物象化社会关系的评价 287
八、对马克思的双向推延:韦伯与卢卡奇 290
九、简要结论 298
第十一章 从物化到虚无:关联与重思 301
一、事化、物象化是切入问题之关键 302
二、物化、事化:从技术、制度到认知方式 306
三、从着眼于具体的在到追问“无” 313
第十二章 虚无主义与形而上学:文明论意义上的思考 320
一、虚无主义与形而上学的内在关联 321
二、重新理解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324
三、从文明论的角度来看待西方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330
四、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复兴来建构一种中国化的新形而上学 335
五、与中华文明相适应的“形而上学” 338
六、中国化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 343
主要参考文献 347
后记 356